2021-4-13 | 質量管理論文
1土建工程施工技術
混凝土的澆筑技術。在澆筑前,應嚴格檢查鋼筋和預埋件的數量、位置等,并填寫隱蔽工程記錄表。地基在澆筑前要徹底清除淤泥和雜物,并采取一定的排、防水措施;豎向結構的澆筑采取由低向高分層澆筑的方式,并在底層填加類似于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的水泥砂漿,避免澆筑中發生離析現象;超過3m高度結構的澆筑,采取溜管、串筒的方式促使混凝土墜落。為確保混凝土的完整性,澆筑混凝土必須不間斷進行,當不得不間斷時,必須將間歇時間降到最短,在前層混凝土終凝前完成本層的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確保混凝土整體均勻密實,新舊混凝土做到有效銜接,混凝土表面光潔平整。混凝土的養護技術。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用沙土、草簾、薄膜等進行覆蓋,并定時澆水加以養護,以確保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能小于14天。養護方法主要有自然養護、標準養護和熱養護三種方法,要依據建筑工程基本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1.1磚砌筑施工技術
砌磚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砌磚法,即滿鋪、滿擠操作法,組砌形式采用上下錯縫,內外搭磚法進行砌磚。磚砌筑時要注意以下要點:(1)磚必須要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干磚上墻,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達飽和的磚砌墻。(2)砌磚前應先盤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進行吊、靠。(3)砌筑磚墻必須雙面掛線,在長墻幾個人使用一根通線時,中間應設幾個支線點,并拉緊小線,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
1.2模板安裝施工技術
(1)頂板模板安裝。一般要求頂板底模采用1830×915×18雙層涂模的膠合板作面板,截面為50×100mm的單根枋作內楞,間距600mm。用Φ48×3.5鋼管(扣件式)滿堂腳手架作為模板的支撐系統,整體腳手架還需與平臺作加固連接。(2)柱模板安裝。柱模板采用木夾板18mm厚,在模板制作時采用80×100mm方木作骨肋。柱模的加固方式采用抱箍圍柃,螺絲連接牢固,沿柱高度500mm一道,柱四周采用槽鋼斜撐方法。(3)梁模板安裝。在柱模上彈出軸線、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鋪好方木,把底模用鐵釘固定在方木上,側模采取木夾板,豎向用方木加固,外側用槽鋼直通,中間適當用木條支撐,防止模板向內側變形。
1.3鋼筋連接施工技術
機械連接、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受拉區不宜大于50%控制,如果鋼筋數量單數時,百分率可以略微超過。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控制:受拉鋼筋梁、板、墻類不宜大,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梁受拉鋼筋不應大于50%,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1.4防水施工技術
(1)外墻的防水。施工時,先把鋼絲網固定,按一定的比例,把水泥和108膠水混合進行涂刷,必須嚴格把握磚的含水量,不能過低或過高。(2)屋面的防水。屋面的防水應使用聚合物的水泥基復合涂膜,這樣可以避免屋面出現漏水,而且這種涂料厚度較薄,使用安全、方便,不會影響到屋面的整體使用效果。
2土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2.1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機制
在實際的工程施工工作開始之前,要制訂施工質量管理計劃,完善和確立有效地操作程序、技術工藝及施工方式,制定和確立與之相協調的施工技術、組織管理、經濟效益掌控以及工程技術管理手段,并且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把對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堅持不懈地體現在各階段和工種的施工管理中,以此來對整個工程的技術質量管理起到指導的作用。
2.2加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監督與控制
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監督與控制的重點,就是要把工程施工人員的管理納入到整個工程的承包管理運行之中,從而有利于總包方面對其進行組織和管理。在工程施工開始前,要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工程施工方案進行討論,認真對待討論的結果,積極采納、吸收合理的建議。對于總包方制定和下達的每個工程方案、技術交底、整改活動、各項命令都要統一嚴格執行。確立有關質量管理的獎懲標準和條例,起到嚴守質量關的積極作用。
2.3加強土建施工的質量檢查
施工的質量檢查包括在施工的全過程,采取“自檢→互檢→交接檢”的方式。自檢就是指在工程施工結束后,由工程施工隊伍對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行自我檢驗,當質量標準達到要求,再由主要負責人填寫有關表格。互檢是指工程完工并且自檢后認為達到質量標準的,由項目管理部門的技術負責人組織各個項目的施工隊伍進行互檢,在互檢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應就地解決。交接檢是指互檢完成并達標,經各方認可并填寫有關質量證明之后,再交由下一項工序進行接續施工。
3結語
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加強對土建施工技術要點的研究,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質量,保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順利的進行。
作者:何祖斌 單位:廣東電白二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