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旅游管理
一、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烏魯木齊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城市,是新疆境內不用翻越山嶺而穿越天山、由南坡轉向北坡的唯一通路,在中亞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和交通樞紐地位,烏魯木齊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經濟的主要引擎。同時,國際旅游業也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具體表現在:國際旅游人數從2006年的19.18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26.42萬人,國際旅游產業外匯收入從2006年的44720元增長到2010年的61662元,見圖2.1、2.2。本文以狹義的旅游產業結構——旅游行業結構作為切入點,以旅游產業和烏魯木齊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旅游局對旅游外匯收人統計數據時劃分的方法,將旅游產業部門劃分為長途交通、住宿、餐飲、商品銷售等9個部門,而其他的不便于詳細歸屬的效益統歸于其他服務這一部門,如此即可避免數據的遺漏或重復計算。從2006——2010年的數據分析可得:烏魯木齊市國際旅游產業結構中長途交通業所占的份額最大,均保持在50%左右,這與烏魯木齊所處的地理位置具有較大的關系,其次是住宿業,除了2009年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在20%左右,然而,市內交通在9個部門中所占的份額最低,這與烏魯木齊的省會城市有關。
二、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結構效益分析
針對上述對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本文利用偏離—份額法,選取2006—2010年烏魯木齊國際旅游收入的數據,對烏魯木齊的旅游產業結構效益進行分析。
(一)偏離—份額法
偏離—份額法(Shift-sharedMethod,縮寫為SSM)是把區域經濟的變化看作一個動態的過程,以其所在大區或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為參照系,將區域自身經濟總量在某一時期的變動分解為三個分量,即份額分量、產業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以此說明區域經濟發展和衰退的原因,評價區域經濟結構優劣和自身競爭力的強弱,找出區域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產業部門,進而可以確定區域未來經濟發展的合理方向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則。針對本文研究的問題,以2006年烏魯木齊的旅游產業年增長率為基準,分別測算烏魯木齊按照全疆平均增長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額,并將其同全疆實際增長額進行比較,從而分析烏魯木齊旅游產業結構相對于全疆平均水平的偏離狀況,進而分析和評價其旅游產業結構的效益狀況。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在某地區旅游產業i行業經濟增長率中,若Ui相對不變,則通過對Vi和Wi值的變動,可以看出旅游產業內各行業相對于全疆的偏離狀況,進而可分析和評價某地區旅游業內各行業的結構效益。Vi反映產業部門相對產業的效益狀況,Vi>0的產業部門,其增長速度超過了產業的增長速度,部門效益相對較優。Wi表示烏魯木齊市旅游產業i部門較全疆旅游產業i部門的比較優勢,當Wi>0時,其值越大,則說明烏魯木齊市旅游產業相應i部門競爭優勢越大;當Wi<0時,其值越小,則說明烏魯木齊市旅游產業相應i部門競爭優勢越小。
(二)計算結果分析
由于有些年份部分數據缺乏,在此選取2006年為基期,根據統計數據,計算2010年烏魯木齊市國際旅游產業各產業部門的Ui、Vi、Wi:結果如(表3—1)所示,根據表中數據所反映的烏魯木齊市國際旅游的發展狀況,可以明確其部門結構的實際狀況,并按照Vi、Wi的正負性得出如下分析結果。
1、Vi、Wi值均為負的住宿、購物部門,其外匯收入增長速度低于全疆國際旅游產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很明顯其部門結構效益相對較劣,且不具備競爭優勢。
2、Vi值為正而Wi值為負的交通、游覽、餐飲、郵電、市內交通、其他服務部門,說明其外匯增長高于全疆的國際旅游產業的增長速度,但此部門卻不具有競爭力,處于劣勢狀態。其產業結構效益不僅落后于全疆水平,也遠遠落后與整個旅游產業的結構效益,因而該行業部門與全疆相比缺乏競爭力和優勢。
3、Vi值為負而Wi值為正的娛樂部門,說明其結構效益嚴重落后于全疆國際旅游產業的整體效益發展,其外匯增長速度低于全疆國際旅游產業的增長速度。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烏魯木齊市作為推動新疆國際旅游產業發展的先行者,推行的是超前發展的戰略方針,雖然相對于全疆而言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相對于整個旅游產業競爭優勢較弱。因而烏魯木齊市旅游基礎產業部門的結構調整和優化是關系烏魯木齊市國際旅游產業結構效益的重要問題。
三、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結構存在問題及優化建議
(一)存在問題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如下:與全疆國際旅游產業結構相比,長途交通、游覽、餐飲、郵電、市內交通、其他服務部門雖然效益較優,但不具備競爭優勢;住宿、購物部門效益狀況差又不具備競爭優勢;娛樂部門效益狀況較差,但對其他要素而言具有競爭優勢。
(二)優化建議
加強政府主導,加強烏魯木齊旅游促銷宣傳,貫徹適度超前的方針政策,大力開發國際旅游市場,努力實現烏魯木齊國際旅游客源的持續發展。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發展應與區域旅游發展統一考慮,整合周邊城市的旅游資源,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旅游路線,延長游客在烏魯木齊市的逗留時間,逐步扭轉烏魯木齊作為旅游中轉站的局面,提升其旅游競爭力。突出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烏魯木齊國際旅游支柱行業,包括會展業、餐飲業、娛樂業等部門,形成能拉動產業升級并向高度化發展的支柱產業部門群。例如娛樂業,雖然基礎設施較好,但在全疆并不具備競爭優勢,結構效益大大落后與全疆平均水平,因此建議豐富市內娛樂活動,消除活動的同質性,與全疆的娛樂活動形成差異性。引進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加強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和旅游職業經理人的培養,同時加強少數民族旅游人才培養,以人才促發展,促進烏魯木齊國際旅游產業各部門的平衡發展。
以國際化的標準為游客提供卓越的旅游服務,改變以觀光的一次性客源為主的現狀,提高區域旅游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在作為全疆旅游集散地和接待服務基地同時,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
本文作者:姚亞靜、焦黎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