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1職業衛生管理現狀
1.1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努力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將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督管理相結合,依法開展了對涉苯企業、粉塵和高毒物質、蓄電池等行業專項整治,及時消除了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隱患。
1.2加強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
《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滕州市衛生局狠抓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全市職業健康檢查率逐年上升。近幾年,按照職業衛生“四個一工程”的要求,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對廠礦企業勞動者實行了綜合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統一印制了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指導企業建立起規范的檔案室;完善了勞動者的基本健康狀況、職業健康檢查、培訓情況等相關記錄資料。企業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1.3加強源頭治理
職業病防治的根本在于前期預防。為切實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從源頭上消除或控制職業病危害,避免先建設后治理,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開展了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審查工作,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審查率逐步提高。2009年以來,本所督促36個新、改、擴建項目進行了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2012年已完成8個單位的10個項目的評價審查工作,目前仍有5個項目正在實施評價中。
2存在問題
2.1職業病危害依然嚴重
近幾年,滕州市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三資企業迅速興起,促進了本市經濟的發展,但同時有毒有害的作業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種類也隨之增多。大部份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和家庭作坊式企業,工藝技術落后,作業環境差,防護設施不到位甚至缺失,加之這部分企業經營者對職業病危害認識不夠,職業衛生法制意識淡薄,不按規定為勞動者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職業病危害得不到及時控制,職業病危害形勢依然嚴峻。
2.2勞動者健康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法制觀念淡薄,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不愿增加職業病防治經費投入,不按《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組織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不為勞動者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不與勞動者簽訂用工合同,不告知勞動者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再加上這部分企業的勞動者多數為周邊鄉鎮農民工,文化程度低,職業病防護知識貧乏,個人防護意識及能力差,其健康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2.3招商引資負效應逐漸顯露
招商引資為滕州市帶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在引進資金、技術的同時,職業病危害也隨之產生。滕州市在城鄉結合部建立了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企業多數都落戶于此區域。工業園區是職業衛生工作的盲區,多數企業職業衛生工作處于空白狀態。政府對開發區內企業給予一定的額外便利,如提供“經濟保護”,實行“扎口管理”、“先上車后補票”、“邊建設邊辦手續”等“便捷”管理,使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難以落實,導致后期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難以治理,為職業病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進入上述企業進行檢查的時候,這些企業以政府的優惠政策作為擋箭牌,不配合監督管理部門的執法檢查,甚至拒絕監督。
2.4部門之間聯動機制不完善
《職業病防治法》明確了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2005年衛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下發衛監發[2005]第31號文《關于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及2010年中央編辦[2010]第104號文《關于職業衛生監管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調整了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但相關部門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部門之間的定位不清,落實不到位,各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尚不完善,相互推諉甚至不作為的現象普遍存在,形成了“多頭管理、多頭不管”局面。2011年12月31日,《職業病防治法》重新修訂,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同年2月份山東省衛生廳、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當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在省政府明確職業衛生工作監督管理職責前,各級衛生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在各自原職責分工范圍內,繼續做好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這些規定可能會導致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難度更大,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2.5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滕州市內獲得山東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職業健康檢查資質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資質的服務機構僅有滕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目前還沒有職業病診斷機構。滕州市2011年9月份完成衛生監督與疾病預防控制的改革,改革后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的人員更少,技術力量薄弱且服務不規范,難以高質量地完成全市廠礦企業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
3對策和建議
3.1建立順暢的職業病防治機制
各級政府領導的重視是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前提。政府領導應提高法制意識,正確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加強對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企業的監督管理,使其享受當地經濟優惠政策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使企業領導確實履行職業病防治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協調各部門,各司其職,互相溝通,建立順暢的職業防治工作機制,盡快將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職責,依據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劃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使監督管理職責盡快調整到位。
3.2提高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意識
充分利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和全國法制宣傳日,結合山東省職業衛生“四個一工程”和職業衛生“六進”宣傳活動,廣泛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在社會上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從而提高全社會對《職業病防治法》的知曉率,以提高企業保護職工健康的責任感及工人自我保護意識。
3.3改進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方式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滕州市企業數量逐年增多,涉及職業病危害行業復雜,種類較多,接觸人群也較龐大,但職業衛生監督管理人員力量有限,探索一種先進的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和服務方式,優化利用現有衛生資源,提高職業衛生監督工作效能,是當務之急。在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采取抓重點行業、重點人群的方式進行重點監督管理,效仿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借鑒外地經驗,采取分類管理,重點監控措施,將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劃分為重點監控、一般監督管理和無毒無害3部分,集中精力加強重點單位的監督管理,及時消除嚴重職業病隱患,保護勞動者健康。
3.4提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服務質量
實踐證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水平高低,決定著職業衛生整體工作水平的高低。滕州市企業數量龐大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人員少、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應加大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配置滿足職業衛生服務要求的先進儀器設備,加快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人才的培養,以提高職業技術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滕州職業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近幾年,滕州市認真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在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后,特別是《職業病防治法》修訂實施、職能劃轉之后,更應該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抓住重點、攻克難關,探索工作思路,也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快高素質職業衛生專業隊伍的建設,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職業病防治工作,使《職業病防治法》的貫徹實施落到實處。
本文作者:郭靜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