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創作前素材的收集準備
1.寫生的必要:我們經常采用的都是前一種寫生,因為前一種可以使整個場面更加完整,可以反復推敲每一個細節。
2.草稿的改進:創作前的草稿需要進行反復修改,尤其是大型創作的草稿,更是需要精心研磨。這些草稿都是在前面寫生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通過刪減、添加,目的就是要更突出主題,突出主體。就像連環畫一樣,一段文字只配一幅畫,那么這幅畫的選取就很關鍵,要既能充分表達這段話的含義,又能突出其主旨。《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這幅作品是由當時的知青畫家沈嘉蔚創作的,畫家為了選取哪種?望塔角度更能反映邊防戰士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畫了大大小小二三十幅草圖,并對情節進行深入推敲,由初稿的“發現敵情”改為正常執勤,以突出戰士為祖國站崗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同時戰士這種平時就具有高度警惕的神態,又能使人聯想到發生情況后他們采取的必然行動,一箭雙雕,使得這幅作品在1974年全國美展上脫穎而出。
3.工具材料的熟知度: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用在我們油畫創作上也很重要。因為如果你對自己的工具材料都不熟悉,那又怎么能駕馭好它,使它為你服務呢?所以,掌握好自己所用的油畫顏料、油畫筆、油畫布的性能很是必要。比如說在創作前就要熟悉你所選用的這一品牌這一顏色的耐曬性能,在性能和色度上都是有差別的。而且還要掌握你所用顏色的特性,比如說玫瑰紅這種顏色就會在畫完一段時間后而透過上層顏色顯露在表層,影響整個畫面的效果,所以用它時要考慮好題材和所預期想到達的效果。畫筆和畫刀的使用方法和出現的效果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畫布的選取也很重要,因為不同質地的油畫布會給畫面帶來不同的效果,粗紋或細紋,亞麻或棉質都會影響整幅作品。由于油畫較之其他畫種的特殊性,所以在做油畫底子上也要格外留心,要把握好底子的性能和顏色,以有利于下面的刻畫。
創作中技法的運用
創作一幅好的油畫作品,技法也非常關鍵。在確立了主題、草稿后,如何運用恰當的技法來表現畫面就顯得非常關鍵。因為這一步關系到整個作品的成敗。往往在我們創作中會出現預期的和最后的畫面效果不盡人意,所以我們在技法上還有待提高。掌握好自己熟悉的材料,駕馭好屬于自己的色域,這樣你才能在畫面上自由馳騁,得心應手。例如,畫家湯小銘的作品《永不休戰》,以肖像的形式表現了魯迅晚年在病中還堅持寫作的情景。湯小銘是一位有著高超寫實手法的畫家,功底深厚,但他在對畫面右下角毛毯刻畫時沒有一點一點的細畫,而只是用松節油和赭石進行薄涂,卻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毛毯的質感,他的這種表現技法受到當時專業同行的贊嘆,也使這幅作品成為1972年全國美展上的佳作。
個人修養的提高
創作一幅好的作品不是單純靠炫耀技法,而更多要靠畫家自己的一顆真心。一顆對藝術的追求,對生活熱愛的誠心。繪畫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它是通過視覺去觸摸人們的心靈,讓人們產生感觸,乃至心靈震撼。不是隨隨便便看到什么就能創作出來的,也不是通過模仿別人就能達到的。而是需要藝術家真心的去觀察生活、品味生活,并且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和豐富的人生經歷,再加之恰當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術才能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
1.觀察生活觀察生活,就是要觀察我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觀察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觀察我們生活中身邊的人和事。看不等同于觀察,看是隨意的,就像我們漫無目的逛街一樣,走馬觀花,不會對某種事物的細節留下深刻印象。而觀察,則是有目的性的,是在看的基礎上又加深了一步,要用心去觀察事物的細節,對感興趣的事物問個究竟。所以,作為一名畫家,要想創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須在實際生活中多去主動觀察周圍事物,才會發現好的題材。2.感受生活畫家光會觀察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地體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有所見,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最后才知道自己要畫的是什么。這和詩人做詩是同一回事。我很喜歡蘇軾的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是多么大的胸懷,是經歷了多么大的磨難之后才有的深切感悟,才做出這樣的詩句啊!這樣的詩句絕不是在春風得意時能寫得出來的。我們所熟知的《天空布滿烏云的麥田》是凡 高作品中最后的三大名作之一。畫面擺脫他以前一直表現的封閉空間,而破例以橫長畫面占據將近三分之二的空間。畫面上的綠色部分幾乎沒有遮蓋物,無限擴展至地平線,借此表現出他對孤獨的深切不安,對生活的悲痛欲絕。在運用以上兩種方法的同時,畫家還要有一雙“眼睛”,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從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去提煉一幅幅意義深刻的作品。這里所說的“眼睛”是指畫家對生活所持有的態度和觀點,也可以說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這些都與畫家的成長環境、文化程度、人生理想和價值取向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畫家要善用這雙“眼睛”去捕捉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影像,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綜上所述,畫出一幅真正有內涵,真正觸動人心,有深遠意義和巨大價值的作品不是一件簡單事,這和畫家多年的生活歷練,對技法材料的錘煉,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息息相關。藝術的道路上無捷徑可走,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每一幅優秀作品的背后,都體現著一個或對技法追求,或對畫面效果追求的過程,這也是畫家創作的心路歷程。掌握好那些優秀作品創作的共同點,再運用自己對藝術理解和追求的獨到眼光,勤奮努力,定能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對社會有一定的意義。
本文作者:孫碧蓉 王相生 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