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法制教育論文
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法制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而學會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要知法、守法和依法辦事。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法制教育,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要讓學生學會根據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班主任的法制教育工作承擔著多項任務,既要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顧問,還要建設維護班風班紀。在法制教育越來越普及的今天,作為班主任,體罰與變相體罰,辱罵與變相辱罵,公布學生隱私等都是侵權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要讓學生守法,班主任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權利,做一個守法公民。
法制教育內容應具體而豐富、形象且生動
中職生由于受年齡、知識、社會閱歷等因素的限制,對抽象的理論知識不易接受,所以在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時,班主任應把理論性較強的概念通俗化、形象化,要努力探索適合中職生特點的教育方法,真正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班主任要教育中職生從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做起,從愛祖國、愛社會的最基本道德行為做起,做一個知法、守法、思想健全的公民,讓學生認識到具備愛國主義意識是每個公民思想道德情操最高境界的標志;在進行行為規范教育時,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從最基本的規范行為做起,樹立法制教育觀念,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言行,因此,日常行為規范是中職生最基本的道德規范要求;在進行法律專題教育時,班主任要在諸如法律基礎理論、憲法、部門法、程序法等方面進行簡明扼要的教育,使學生對法的產生、本質和特點等基本知識有初步了解,明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職生法制教育內容應該形象且生動,班主任要做到課堂教學與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課堂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重要環節,同時要采取團課、影視欣賞、主題班會等寓教于樂的形式,讓中職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啟迪,從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并且用社會公德、法律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增強社會使命感。
法制教育多措并舉,力求新穎
中職生法制教育要采取多種形式,盡量注意通俗化、形象化,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力求新穎。首先,在對中職生實施法制教育過程中,道德教育應該先行。中職生的行為更多是要受到道德規范的約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密切相關,許多道德規范體現在法律之中。如果中職生具有正確的道德觀,擁有高尚的情操,法制教育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因此,應當采取多種途徑和措施進行法制教育,如,定期組織開展班級法律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組織和舉辦展覽會、報告會、以案說法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識,培養其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有效地預防中職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上的法制教育信息,如,中央電視臺的法制頻道《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欄目,引導學生通過案例接受法制教育,并且樹立“法治”觀念,做到知法、愛法、守法、用法。同時,注重把法制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在日常行為方面依法辦事的法律意識。其次,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教材等現有資源,注意相關學科的滲透。
現行的政治教材中有許多法律內容,涉及有《未成年人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教育法》、《民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多部法律。要在班級管理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教材中的案例幫助同學們認識法律,提高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在語文、地理、體育等教材中也存在著與法制教育密切相關的知識。班主任也要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法制教育因素,例如,語文教材中《威尼斯商人》一課,就滲透著崇尚公平正義尊重人權的教育;地理課蘊含著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熱愛生命的教育內容;體育課對學生進行著遵守規則、公平、公正的教育等等。通過各相關學科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既調動了學生學法的積極性,也增加了法制教育的生動性、形象性。第三,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法制教育作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團隊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開展實踐性較強的法制教育活動,培養學生依法律己、依法辦事的能力。
班主任要支持和指導學生社團廣泛開展與法制教育相關的活動,如,舉辦以“遠離毒品”、“告別網吧”、“珍愛生命”為主題的多媒體圖片展,讓中職生獲得更多的法制信息,感受毒品、網吧的危害,也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神圣,從而思考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學生通過參與法制實踐與宣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法制教育過程中學習、成長。可以利用節日、紀念日、入學儀式、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有利時機,有效地進行法制教育活動,在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紀念日開展法制教育,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法律基本知識,提高其守法、愛法、敬法、用法的能力,增強其法制觀念。實踐證明,通過加強中職生法制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法制觀念,增強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真正地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維護權利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滲透法制教育,可以幫助中職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增強他們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從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本文作者:趙付州 單位:洛陽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