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輔助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李禮 單位:江蘇省射陽中等專業學校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越性
信息技術的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可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思維能力。比如在中職地理《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的教學中,給出這樣的問題:假如你是我縣主管工業的副縣長,現要在本縣郊區建一個水泥廠、一個是食品加工廠、一個紡織廠,該如何選址,如何布局?為什么要這樣布置?這樣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不僅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中職課程由于專業設計的不同,在講述和實驗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教師提前精心準備相關科目的教學,利用多媒體將耗時、耗力的演示實驗用動畫或者錄像的形式進行講解,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教學質量。
中職學校主要采用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形式
它是由一臺多媒體計算機主機(教師機)、一臺控制機(服務器)及若干數量的學生計算機組成,在交互式多媒體教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授課內容由教師機實時傳送到時學生計算機屏幕上,進行授課、輔導、講評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機的控制平臺監視每一臺學生用機的具體情況;每臺學生用機能同時顯示教師用主控機上所播放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學生機根據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與教師進行必要的交流。而且學生還可以通過學生機以人──機交互的形式進行自學或練習,充分發揮了教學雙方的主動性。
比如,在講授Fhotoshop時,教師一邊進行講解,一邊在計算機屏幕上演示,學生可以直接通過屏幕看到教師的操作過程。當教師提問時,學生也可以將操作過程傳到教師機上,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的理解程度,這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它是由多媒體計算機和大屏幕投影、視頻設備及音響設備組成,形成由視頻、音頻、動畫、文字等多媒體表現的教室,其特點是將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常規電教手段相結合,既有計算機多媒體,又能充分利用幻燈片、投影片、錄相帶、錄音帶等電教軟件。
中職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它直觀形象、動感豐富、新穎有趣、交互便利、音樂優美、感染力強的特點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學內容,但是它遠遠不能代替教學方式,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問題:如果我們過分追求形式,認為媒體用得越多越好,為了形式上的多樣化而濫用媒體。教學過程中計算機、VCD、錄像機等一起上,講課時手忙腳亂,學生聽得眼花繚亂,暈頭轉向,不但浪費了時間、精力,而且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輔助教學是不可取的;部分教師在上課時通過一個CAI課件或播放一段錄像就完成了教學重難點工程的講解,忽略了師生雙方互動和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培養;斥學科課程的單列教學。如果不需要用輔助教學的課,非要將計算機搬進課堂,那是嘩眾取寵,是沒有必要的。比如中職英語語法教學和交際語教學,在課堂實際操練要比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好;網絡內容的豐富性和娛樂性,往往會吸引學生走進網吧,迷戀網絡,成為“網癮少年”。長時間的屏幕注視不僅會給學生造成視覺危害,而且也會帶來心里煩躁不安、孤僻易怒等人格缺陷。因此,要在課堂上控制學生獨自上網的時間。
總之,信息技術與中職課程教學融合是一場深刻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變革,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時發表展的必然要求,也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很大的變革,是變革就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間。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堅持不懈的進行探索和研究,就一定會取得新突破,譜寫出中職教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