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成教論文
作者:譚偉貞 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基于上述所調查的情況,我個人認為對成教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加強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是開展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環節。如何根據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科學的基礎知識,開展輔導或心理咨詢活動,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進行跟蹤、控制和幫助,減少成教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成教學生不乏有出類拔萃者,但大多數表現較落后,盡管成教學生只占大學生整體的一部分,但成教學生有可能是若干項不利于教育因素的體現者,如既是成教學生,又是品德不良或學習成績極差,雖然這些人數不多,但對整個班集體,甚至整個學校的學習效果影響很大。如果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及時發現成教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早干預和有效控制,這對整個教育事業將是一個大大的提高。
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
1.心理健康檔案的定義和心理健康檔案建立的目的。(1)心理健康檔案,是關于個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健康狀況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記錄,是了解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同時心理健康檔案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檔案,是大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2)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心理發展和人格健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2.心理健康檔案建立的主要內容。(1)學生的基本情況。1)學生的一般資料。主要包括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專業、年級、籍貫、民族、家庭住址、聯系方式,政治面貌、有無個人愛好興趣、特長等。2)學生的學習資料。包括學習成績、學業表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住宿環境、體育運動、交際水平(含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在校任職、獎懲情況及中小學時學習情況等。3)健康資料。如一般健康狀況、身體發育狀況、血型、生理缺陷、既往病史、各個時期的體檢表、心理創傷史等。(2)家庭情況。如家庭成員結構、父母的年齡、職業、工作性質、文化程度、成員之間的關系、經濟狀況、居住環境、人際交往、父母管教方式及態度、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家中排行、家族中有無精神方面病史等。1)對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的死亡、父母離異、學習成績突然下降、與教師同學鬧矛盾、生活條件改變,影響生活的重大變故等。2)心理測驗情況。分析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個性心理特征,根據針對性和實用性選擇心理測量工具進行心理測量,一般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卡特爾十六因素人格測驗(16PF)等。3)心理咨詢記錄。包括每次做心理咨詢的時間、主訴內容、觀察印象、交談情況、心理問題的性質、疏導措施及效果評價、反饋信息,接待人員等。4)學生心理發展的動態資料。包括學生自省材料,家長、學校、老師對學生的各種鑒定、評語等。5)綜合印象。如同情心強弱、生活變故、負面情緒表現、心理創傷史、失眠情況、輕生意念、自我對身心健康狀況的評價、以往接受咨詢或治療史、需要咨詢的問題等。
心理健康檔案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成教學生健康成長的軌跡,它既包括他的個人資料,也包括他的家庭以及社會情況;既包括他的過去,也包括他的現在以及對將來的預測。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其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助于教師客觀系統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育的主要活動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動現象領域內進行的。”心理健康檔案是對學生個體心理生活歷程、心理特點、心理健康咨詢等情況的較全面的記錄,教師通過瀏覽研究他們的心理健康檔案,可以迅速地了解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因材施教,不僅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而且容易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親切感、認同感,縮短心理距離,提高工作效率;反之,若缺乏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教師就需花更多的時間重新了解學生,就不能在學生最需要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輔導。
2.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可以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大量客觀的素材。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我們不僅能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狀況,而且還可總結出大學生群體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人際關系障礙、新環境適應不良、缺乏自信等,以及他們在人格特征、氣質類型、智力等級、需要層次等方面的分布特點。這就為高校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客觀的第一手材料,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3.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助于大學生進行自我認識,充分發揮潛能、完善個性。心理健康檔案記錄了大學生不同時期各項心理測試數據及其評價,是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學生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檔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當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時,可以及時積極尋求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或矯治,仍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檔案來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對大學生個人的心理成長、心理潛能開發提供幫助,可使大學生全面地、正確地認識自我,預防心理疾病,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完善自我個性。
4.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創造條件。每個大學生都與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存在著彼此制約、互為因果的錯綜復雜關系。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個性特點及心態缺乏了解,不能正確把握孩子各階段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時常常文不對題,不能切中要害。心理健康檔案建立以后,高校就可以從中獲得大量的有關學生的信息。如果把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及其孩子的需要反饋給家長,就能使家長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并積極、主動地與學校配合,形成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