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針灸論文
作者:楊曉虹 皮燕 單位: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方法A:三陰交,太溪,足三里,太沖,合谷,子宮,關元,中脘。B:膈俞,肝俞,脾俞,腎俞,關元俞,次?穴。A、B兩組交替使用,三陰交、太溪、足三里、關元、脾俞、腎俞、關元俞使用補法,其余穴位平補平瀉法,陽虛者,在關元、三陰交等處施以溫針灸。隔天一次,1月為1療程,連續3月,經期暫停針灸。
參照《《中醫婦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采用尼莫地群法,即療效指數n=(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痊愈: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恢復正常,其他癥狀消失,n≥90%;顯效: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恢復正常,其他癥狀減輕,n≥70%;有效: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及其他癥狀有所緩解,n≥30%;無效: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無改善,n<30%。
痊愈20例,顯效1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00%。
中醫對早發更年期綜合癥的認識:《黃帝內經》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以上經文明確提出:
①腎通過沖任二脈管理月經和生殖,腎氣主宰著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過程。
②女性35歲(五七)由于“陽明脈衰”出現“面始焦、發始墮”,即35歲以后,由于脾胃的衰弱導致氣血不足致女子開始衰老。
③由于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加,而35~45歲之間的女性在單位是骨干,在家又是家務的主要操持者,容易焦慮抑郁而導致肝氣郁結。肝主疏泄、主藏血、主情志,肝郁不疏,血海蓄溢失常,加以生理原因“陰常不足,陽常有余”,更容易使肝失濡養、肝氣郁結,出現月經失調、失眠多夢、心煩易怒或憂慮郁悶、胸脅脹滿,乳房脹痛等癥狀。所以肝氣郁結是導致女性早更的重要因素。綜上所述早發更年期其本是腎虛,脾虛肝郁是貫穿其病程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療上要補腎健脾疏肝。
由早發更年期的發病機理,女性在35歲后就要注意保養防治衰老,“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此時女性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因為后天之本的充足能補充先天之本的匱乏,所以女性要健康減肥,不能盲目地以?為美。要均衡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成分,從保腎而言,女性要防止過多的墮胎,節制性生活,避免熬夜,另外女性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靈的寧靜,保持肝氣的舒暢調達,要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學會給自己減壓。
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針灸治療綠色、環保、無副作用,及早地對早發更年期的干預能有效地防止女性過早進入更年期并減輕更年期的各種癥狀,使女性能平穩渡過更年期,延緩老年期及老年疾病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