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針灸論文
作者:王靜 羅健旭 徐平 裴明 金瑜冰 張潮 虎力 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方法
利用Excel2003采集數據,建立針灸文獻數據庫,并對所得數據庫術語表達不一致,數據缺失、冗余等情況作相應處理。預處理后用于挖掘的數據庫包括來自149篇文獻的186條數據元素,每一數據元素包括4方面信息:文獻基本信息、研究對象信息、治法信息和療效信息。其中研究對象信息包括研究對象、毒品名稱、分期、癥狀體征等字段,治法信息包括選穴等字段;療效信息包括療效等字段。在上述字段中,癥狀體征和療效因有大量描述性成分,不適合直接挖掘,故綜合阿片類藥物依賴的常見癥狀、體征及數據庫中常見描述,對癥狀體征按胃腸道、植物神經、精神、睡眠、運動系統、免疫、體重、生殖等進行整理分類,將此字段的取值設為癥狀體征1~10。療效字段對應于癥狀體征字段,設值為總體有效、對應于癥狀1~10的療效1~10和無效。
結果
經過數據分析,本研究利用Excel、Weka和自編程序進行針刺參數的頻次分析和針刺參數規律的關聯規則挖掘,以了解針刺參數應用概況和通過關聯規則挖掘來發現數據中項集之間有趣的關聯或相關聯系。如關聯規則以“電針64==>刺激時間30min53,支持度60%,置信度83%”表示,其中:支持度:某項集在數據集中出現的頻率,如數據庫D中有s%的數據同時支持項A和B,s%稱為關聯規則A?B的支持度。置信度:規則A?B在數據庫D中具有的置信度c表示數據庫D中包含A的同時也包含B的百分比。規則解釋:采用電針的同時會選用30min的刺激時間(電針==>刺激時間30min);數據庫中,有60%的樣本同時包含電針和刺激時間30min(支持度60%);共有64例樣本選用了電針,其中53例樣本同時也選用了刺激時間30min(置信度83%)。限于篇幅,下文僅列同類規則中的典型規則。
針灸治療刺激參數概況本研究數據庫針灸治療刺激參數相關規則所涉及的刺激參數主要包括:刺激方法、刺激時間、電針頻率、治療頻率等。186條數據元素中,共有17種刺激方法,其中電針刺激111例,占所有刺激方法使用次數的59.68%。其他刺激方法包括電刺激、針刺、貼壓、灸和穴位埋線等。161條數據元素列出刺激時間,共18種,其中刺激時間30min和20min者為主要種類,共占全部刺激時間使用次數的56.52%和19.88%。其他刺激時間有15min、25min和10min等。114條數據元素記錄了14種電針/電刺激頻率,其中2/100Hz、2Hz、100Hz分別使用38、24和16次,各占全部使用次數的33.33%、21.05%和104%。186條數據元素中,共有24種治療頻率,最常見者為每天1次,共119次,占全部治療頻率使用次數的63.98%。其他治療頻有每天2次、2天1次等。
分析與討論
1阿片類藥物依賴針灸干預數據挖掘分析
本研究挖掘的針灸干預刺激參數主要集中于刺激方法、刺激時間、治療頻率及電針/電刺激頻率,各類規律主要為電針、刺激30min、每天1次之間及其與其他要素的組合。刺激參數之間的關聯規則提示:阿片類藥物依賴大鼠可采用電針刺激30min,每天1次;小鼠可用電針刺激15min,每天1次;海洛因依賴可用體穴治療,刺激時間30min,每天1次;鹽酸嗎啡依賴可用體穴加電針刺激,每天1次;阿片類藥物依賴急性脫毒期,治療每天1次,刺激時間30分種,可取電針刺激;大鼠鹽酸嗎啡所致急性脫毒期,電針刺激30min,每天1次可作為基本選擇,電針頻率可選2/100HZ。由針灸干預刺激參數和穴位的關聯規則,總結出:阿片類藥物依賴大鼠可用電針刺激足三里;小鼠可用三陰交電針刺激,每次15min,每天1次;急性脫毒期可取足三里進行電針刺激,而依賴期可取體穴進行電針刺激;人海洛因依賴急性中毒期的治療,體穴中最常選用的穴位為足三里+內關,該組合的刺激方法為電針,每天1次;人海洛因依賴康復期,常選用足三里、足三里+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合谷+足三里,采用G6805電針儀進行電針刺激,足三里+內關的治療頻率為每天1次,G6805電針刺儀刺激足三里的時間為20min。由針灸干預刺激參數和癥狀體征的關聯規則,可見電針可用于阿片類藥物依賴大鼠的流涎等植物神經異常和扭體等行為異常,治療頻率為每天1次;對小鼠的抑郁、焦慮等精神異常,可用電針治療每天1次;小鼠的流涎等植物神經異常和扭體等行為異常的治療頻率為每天1次;電針用于大鼠的流涎等植物神經異常和扭體等行為異常,選用足三里穴,每天1次,對于行為異常,刺激時間為30min。此外,對于不同分期和不同阿片類藥物依賴,也有刺激參數規律可供參考:大鼠急性脫毒期的常用刺激方法為電針刺激30min,每天1次;小鼠急性脫毒期的每天治療1次,可選用電針刺激;海洛因致的急性脫毒期可用體穴治療,每天1次,刺激時間為30min;鹽酸嗎啡所致急性脫毒期可選體穴,1天1次,刺激方式可選電針。
2阿片類藥物依賴針灸干預刺激參數分析
針刺的深度、運針的頻率、留針時間、針刺次數、間隔時間以及艾灸的壯數等,是構成針灸治療量的因素[5-6]。對針灸刺激量量化規律的研究,可以使針灸學從實踐與演繹相結合的經驗醫學中逐步擺脫出來[7]。
本研究設計的針灸刺激量相關字段包括治法、手法、儀器、刺激時間、治療頻率、療程和電針/電刺激相關的波寬、波形、頻率、電壓、強度及艾灸、穴位注射的相關刺激量描述字段。但在數據挖掘過程中,手法、電針波寬、波形、電壓、強度等因數據缺失過多而被忽略;針刺深度在本研究文獻中闕如。從前文可知,電針/電刺激的應用在本研究中占有絕對優勢;相對于針刺手法,電針/電刺激致毒增毒機理研究等有機結合,進一步揭示“十八反”的科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