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皮膚科論文
作者:曾佳 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選擇教學意識強,綜合素質高老師進行帶教
教師要有較強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教學意識要貫穿始終,教師的帶教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實習質量,好的教師才能帶出好的學生,榜樣教育不可忽視,老師的業務、敬業精神、醫德醫風、甚至一舉一動無不給學生深刻影響。教師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因此,老師應當順應時發表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這樣才能為學生所接受,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其次,臨床見習是醫學生接觸臨床的開始,也是醫學生醫德醫風形成的開始。因此,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也是見習教師應當具備的品質。
加強學生自身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加強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師要通過臨床工作中的切身體會,講解臨床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醫師觀念,讓學生樹立信心,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提高實習醫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要求學生儀表大方、莊重,穿著發式不要怪異,以免給患者造成不信任感,同時要求學生要尊重患者,關心患者疾苦,尤其是學會耐心傾聽,與患者做好溝通。如部分性病患者,得病后已經體會到: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時作為醫生應給予同情,關心和體貼,恰當時要從正面引導患者改掉不良習慣,同時替患者保守隱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才能主動配合實習醫師的診療工作。部分學生認為將來自己不做皮膚性病科醫生,皮膚性病只不過是皮毛問題,大多又不能根治,所以學習皮膚性病學無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在講解藥疹時,告訴他們這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將來無論當哪一科醫生都經常會碰到,重型藥疹常常會危及生命,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診治和預防,避免醫源性的損傷。讓學生了解其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見習課是學生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將教學與臨床緊密聯系,對課堂教學補充、實踐的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患者患病不象書本的典型病例患,通過見習,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緊緊圍繞臨床實踐的需要,多講、多聯系與其他專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尤其在講一些與其他科室相關的疾病時。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過程,如:育齡期女性,如果出現多器官受累,用一個病不好解釋,要想排除風濕病,若面部沒有見到皮損,那我們要注意到其他部位如口腔黏膜,耳廓、指(趾)尖等不易觀察到部位有無皮損等,常常可以提示診斷。在講解皮肌炎時,我們著重講解該病的皮損特征,告訴學生將來做皮膚科以外的醫生時,一旦碰到懷疑是皮肌炎皮損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早發現腫瘤,為患者提供最早最好的治療手段。
討論
1注重教學的藝術性在皮膚科見習帶教中,講授簡明、準確、生動的教師往往是最受歡迎的。首先應當將內容條理化,從疾病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治療原則等幾個方面加以講解,使學生對疾病有一個基本的整體認識;其次,將臨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如描述結節大小時,可用黃豆、花生米、鴿蛋大小等來描述,避免直接說多少立方厘米,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另外,在看過實際病例后,要求學生主動加以總結匯報所搜集了解的信息,并自己分析疾病的特點等。
2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目前已成為臨床教學工作中的主導性教學手段之一。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將臨床中同種疾病不同的皮膚表現以及不同部位的同種皮膚表現采用圖片方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形象、感性地認識疾病,從而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3典型病例討論臨床見習是溝通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的對疾病的認識和理解,為學生進入臨床打好基礎。見習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和臨床真正結合起來,并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因此,臨床教師尤其應重視門診以及病房床邊教學,選擇典型病例,帶學生查看患者,針對性提出問題,結合患者特點,簡明扼要對病例進行講解,使書本知識更好地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皮膚科門診患者多,病種多,這樣見習會使學生感到緊張而又具有新鮮感,學生精神集中了,思維也更活躍了,記憶也加深了。
4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由于見習時間相對較短,且多為分小組進行,所接觸到的患者具有隨機性,因此對于見習的考核應采用多樣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以實踐形式進行,選擇患者讓學生對疾病進行從病因、機制、臨床到治療進行總結分析,也可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對學生對教學重點內容的把握情況進行考核,也可以進行傳統的問卷形式進行考核。宋雪英[3]對見習中的考試建議采用“等級制”,認為“答辯式”考試加“等級制”評分的制度值得推崇。臨床見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既能進一步鞏固和驗證課堂所學知識,又能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從事專業工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重視臨床教學,對教學工作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