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流管理論文
作者:倪秋萍 單位:宜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物流實習的全員管理
物流實習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實習時間長,涉及面廣。學生、學校、物流企業三方利益相關者應加強溝通、相互理解、共同協調,在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兼顧物流企業和學校的利益訴求,在合作中盡可能地尋求最佳契合點,避免沖突,化解矛盾,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1.建立物流專業實習基地。物流實習基地作為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的實際訓練場所,是學生提高專業技能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平臺。同時,也可以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實踐鍛煉機會;幫助合作企業改進技術水平,并為企業獲取優秀人才創造條件。因而,選擇合適的實習基地,與物流企業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是物流專業實習的關鍵環節。學校站在戰略協作的高度簽訂長期穩定的校企協作實習基地協議,以便雙方發展成為戰略伙伴關系。同時,校企雙方全程規劃、全程參與,共同制定基地發展規劃,制定教學培養方案,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計劃,技術推廣應用與成果轉化方案等。可以考慮的建設模式有:一是建立以教學單位為載體的校內實習基地。教學單位提供實習基地建設用場地和師資,合作企業提供資金、技術、設備和崗位,雙方聯手將工廠或車間搬到學校,在校內建設與物流要素和各環節相適應的實習基地,形成真實或仿真的物流職業崗位與技術、技能訓練環境。二是建立以合作企業為載體的校外實習基地。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以行業和企業為依托,充分發揮教學單位智力資源優勢和企業資金、技術和設備優勢的互補,把實踐教學和實習項目盡可能融入企業,把教室搬到工廠或車間,讓學生直接接受全真的生產環境的訓練。同時,學校可以為企業進行技術咨詢與培訓,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和技術難題,而且還可以為企業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幫助企業提升技術實力,實現技術成果的轉化。
2.協調三方利益,弱化沖突。學生是實習的主體,學校在實習管理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在尊重實習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合理協調,積極探索,弱化沖突。校方應盡量與實習企業商榷適時恰當的崗位輪換,減少學生由于一直在一個實習崗位實習產生的枯燥感、單調感等心理不適。對于那些表現優異且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學校可向實習企業建議安排一些初級管理崗位,讓其得到充分鍛煉,實習企業也能從中受益,孵化未來的管理人才。另外,合理的實習待遇是對學生利益的保障和權利的尊重。校企雙方應在充分兼顧學生、實習企業和學校利益的前提下,約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簽訂完善的實習協議,特別明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薪酬福利、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崗位培訓、安全保險等待遇條款,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待遇滿意度。
物流實習環節的全過程管理
PDCA循環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他把質量改進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可以成為物流實習環節全過程管理的借鑒模式。
1.P(plan)計劃階段。
1.1實習目標體系的建立。目標體系是構建物流專業實習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根據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結合學生和實習企業的要求,建立實習企業實習各環節的實踐質量目標。最終目的是訓練學生的物流專業技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社會交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能力。實習目標體系應物化為文件,包括實習計劃、實習管理制度、實習手冊、實習周志、實習報告、實習指導工作記錄、實習簡報、實習論文、實習成績評定表等,使物流實習全面質量管理文件化。
1.2實習評價體系的建立。物流實習評價體系的建立,不能僅僅依賴實習企業,而是實習企業、學校及學生本人共同參與完成。實習企業的觀測重點是: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紀律創新精神、職業道德等;學校的觀測重點是:崗位任務、職業技能、實習周記、實習總結等;而學生主要是通過實習報告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對學生實習的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激勵性原則等。評價的重點應在評價學生的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高的發展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并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實踐能力。
2.D(DO)實施階段。目前大多高校對實習指導采取全托管的方式,學生實習期間的管理主要委托給企業方,校方對學生的實習指導主要通過電話、QQ等采取“遠程遙控”的方式。這種全托管的方式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校方不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不能對一些特殊情況迅速做出反饋,也不能最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要真正對實習學生進行全過程管理,筆者認為,安排指導老師到實習企業掛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方式對校方而言,盡管付出了更多的管理成本,但是除了保證實習過程控制以外,還有利于培養“雙師型”教師。指導教師主要職責包括:(1)根據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學生物流實習的工作計劃與進度,并嚴格執行;(2)做好實習的準備工作。包括建立好MSN、QQ群,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崗前培訓、安全教育等;(3)加強企業實習管理。指導教師要定期下企業指導學生,檢查學生實習進度,及時批改學生的實習報告書;(4)關心、愛護學生。指導教師積極、主動與學生聯系,關心學生的工作與生活,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5)做好學生實習的工作考核、實習考勤,客觀評定學生實習成績。
3.C(Check)檢查階段。學院應制訂階段性的實習檢查計劃,特別對一些關鍵性的節點目標要檢查目標與實際成績的差距。執行的檢查工作應該是從上級到下級,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工作相結合。把學生進行分組,建立學生自我檢查組織是有效的管理手段。學院檢查專業老師、老師檢查實習干部及學生、實習干部檢查成員實習情況。通過分類和分級檢查管理,保證實習不偏離預定計劃,如果出現偏離可以及時發現并加以改正。
4.A(Action)總結處理階段。對物流實習階段的運行狀態進行評估并做出反饋。實習一般都是從最基礎的崗位做起,在實習周記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累”、“苦”、“委屈”、“失望”等字眼兒,嚴重的甚至出現罷工、主動辭職等情況。這就要求校方和指導老師對學生多一點人文關懷,多換位思考。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一味指責學生,多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教育。當整個PCDA全過程管理能夠循環流暢進行,學生的物流實習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質量最優的專業實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