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設計論文
作者:李志宜 單位: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從3屆參賽的獲獎情況來看,我院電子工程系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全國以及江西省都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為我院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中爭得了一定的榮譽。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是分不開的。
一是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我院從學院領導,學院其他兄弟部門的領導,后勤部門領導到電子工程系的領導,都十分重視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學院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撥出專款用于賽前原材料的采購,組織培訓。
二是教師悉心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認真負責指導,循循善誘地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是我們取勝的法寶。每屆競賽,我們首先做好賽前的宣傳工作,做到每個學生都了解競賽的意義。在獎學金和助學金方面,我們優先考慮參加競賽獲獎的學生,充分調動他們參賽的積極性。然后組織優秀教師專門利用一個場地對學生進行培訓。經過基本的工程實踐訓練后,再采用模塊教學的形式進行培訓,一周或者兩周完成一個模塊,最后挑選以往的競賽題目有針對性地讓學生練習,從中加深對競賽內容、主旨、難度、評分標準等方面的把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每個學期舉行2次摸底競賽,對學生進行評分,對他們的綜合能力進行排名,為后期選拔優秀的學生參加競賽做好準備。
競賽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導向
通過競賽可以發現教學大綱內容和培訓方式方法的不足,競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教學改革實踐的載體,正在為探索理工科大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創新素質教育等方面的教改進行著特殊形式的實踐。競賽推動了高職高專院校教學內容的改革,尤其是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驗內容的改革、實驗室建設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競賽促進了實驗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
高職高專電子競賽不僅強調理論設計,更強調系統實現,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個挑戰。我們應該以電子競賽為契機,在以下方面改革實驗實踐教學:
(1)建立模塊化的實驗教學模式,減少驗證性實驗的課時數,加大實訓的課時數,打破傳統的理論加實驗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是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將一門課程分成若干個模塊,模塊的內容是先簡單后復雜,體現它的層次性。相關知識點在模塊設計的過程中穿插。這種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在實驗室教學改革之前,學生除了上課時間可以到實驗室做實驗外,其他時間是不對學生開放的;在改革后,我們建立全新的模式,將實驗實訓室全部對參加競賽培訓的學生開放,實驗實訓室的鑰匙由學生代表專門管理。參加競賽的學生有統一的元器件庫,在杜絕浪費的情況下,提交領物單,經培訓老師簽字確認后可以免費領取元器件。
(3)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目前,我校正在籌建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我們按照工業園區實習公司的要求修改部分教學大綱,按照他們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學生可以直接到工廠實習,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產崗位。這種雙向溝通的方式,節省了公司培養人才的時間,學校對專業的開設也更有明確的方向。把大學生實習基地建成一個設備先進、規模較大的大學生創新活動場所。實習基地的建成必須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研究環境,展現創造力的舞臺。
通過這幾年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我感到,通過參加大學生競賽,一方面可以促進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改革,特別有效地促進了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改革,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開心,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另一方面,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培訓模式的不斷改革,經驗的不斷積累,競賽水平提高到了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