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心理學學科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盧峰 單位:長春廣播電視大學
案例教學法在《消費心理學》教學中的運用
以案例帶動知識講授
教師在講授《消費心理學》內(nèi)容時,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可以采取案例帶動知識的方式來展開對相關內(nèi)容的講授。比如通過案例分析“80后”青年的消費心理和與消費行為特征時,可以讓學生理解兩層含義:第一,“80后”青年的消費心理分為感性消費—在消費中崇尚屬于自我的消費選擇;超前消費—典型的就是信貸消費;個性消費—購買具有獨特風格的產(chǎn)品;娛樂消費—各種休閑娛樂的消費;潮流消費—時下最流行的消費理念;體驗消費—親身體驗的消費模式。第二,引導學生分析“80后”一代雖然還未完全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導者,但他們是未來的市場中堅力量,只有了解他們獨特的消費行為和心理特征,才能幫助我們分析和預測未來中國市場的消費結構,才能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消費觀念,引導他們合理的消費行為,促進市場消費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繁榮。
結合案例加深理論理解
案例教學可以使用一個非常完整的案例來推動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也可以講授理論后利用舉例的方式來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比如說講授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征中的氣質學說的類型時,以全聚德的服務策略為例,全聚德的服務人員深入研究消費者的心理,針對不同消費者氣質上的差異(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郁質)采取不同的服務對策,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這種理論與現(xiàn)實案例的講解,可以使課堂教學豐富、生動、鮮明具體,學生樂于接受教學內(nèi)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以學生分析案例為主,輔以教師點評
案例教學在《消費心理學》教學中第三種形式是以學生分析案例為主、輔以教師點評。這種方式往往針對《消費心理學》中理論性不是太強或者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容易的知識,否則容易導致學生壓力過大而效果不佳。比如在講授有關于商品價格心理策略時,首先提出房地產(chǎn)商利用樓盤本身的條件,結合消費者的心理定價作組合,并根據(jù)銷售進程的變化巧妙地對價格進行調整的策略,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案例,然后再此基礎上對這個案例進行點評。通過這種講授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對商品價格策略的概念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還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消費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對我們?nèi)粘I畹拇_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消費心理學》的教學效果。
在《消費心理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的效果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法把真實鮮活的案例呈現(xiàn)在課堂上,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帶入到消費心理學案例當中,使得理論內(nèi)容靈動豐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消費心理學》教學中所用的教材理論性強,條目框框比較多,學習過程中理解和記憶難度大。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搜集相關的案例,在課堂上分組討論,能夠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被動變成主動,聆聽變成質疑,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能夠根據(jù)相關案例進行實際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消費心理學》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目標要明確
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目標要切實可行,不能過高或過低,圍繞目標選取最實用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案例學習達到所確定的能力水平和標準。教學目標要分層確定,既要清楚通過案例解決消費心理學中知識目標層次上的問題,又要明確展現(xiàn)出學生解決問題時應該達到的技能水平;既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能力的改變,又要思考學生的知識狀況和條件。
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討論
教師在結合案例實行分組討論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分成4~6個小組,每個小組大約每5~6人。建立小組要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接著共同推選小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所有同學各司其職、團結協(xié)作完成。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教師所選案例的分析結論,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彌補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漏洞,從而在分析、論證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精挑細選案例
首先案例選擇要突出本地性。案例取材應該取材于本地熟悉的人和事,學生自然會有認同感和親切感,積極發(fā)言,上課氣氛自然會很活躍;其次案例選擇要突出品牌性,著重選取全國乃至世界知名企業(yè),如三一重工的營銷策略;廣州本田的售后服務等等。學生熟悉這些企業(yè),討論熱烈,案例輔助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最后,案例選擇要突出實效性和新穎性,選取最近發(fā)生的熱點、普遍關注的焦點事件,便于學生理解、分析。
教師總結點評
討論結束后,先由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再做總結點評。學生代表發(fā)言時,教師一定要仔細聆聽,重視學生的新思路和新觀點。學生結束發(fā)言時,教師要及時總結其發(fā)言的主要觀點,并進行簡明扼要的點評,加以肯定,同時指出不足,以利于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來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