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
本文作者:張凡雷 孔祥玲 單位: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副教授 山東輕工業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副教授
一、金融保險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調研不細,學生分配崗位不明
從保險技術角度講,由于多數院校沒有過硬的專業基礎,在畢業生面對所有的財產險公司和所有的壽險公司情況下,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我國保險業在人力資源方面有下列特點:其一是人才數量相對不足,其二是人員素質總體偏低,其三是人員結構亟待優化。隨著外資金融保險機構的進入和民族保險機構的境外拓展,保險市場急需大量金融保險專業技能型專門人才。市場需求強烈的四類人才包括:保險高級經營管理人員、保險專業技術人員、保險銷售骨干和評估人。保險高級經營管理人員既要懂得理論又要了解具體的實務,作為專科層次的畢業生,剛參加工作不可能就能得到這個職位。如果想從事其它三類人員的工作,具體的崗位是什么,需要承擔哪些工作?具體來說,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公司都要涉及展業、承保、核保、查勘定損、核賠、風險管理咨詢、職業培訓、客戶服務、保全服務等相關業務崗位,那么這些崗位的具體職責是什么,了解不細,致使專業課程設置不系統、不科學,教師引導學生的就業方向不明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不具體,學生在離校時,對保險行業的認識就比較模糊。
(二)培養目標、學生考核缺乏專業特色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既懂專業理論又能具體操作的實用型人才,具體到金融保險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素質全面,適應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具備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實務經營能力與專業技能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這就要求對學生在知識、技能、素質方面的培養,應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一致。有的高職院校沒有把培養目標具體到金融保險專業上來,對學生在知識、技能、素質方面如何培養認識不到位,對金融保險專業缺乏細致的專業培養規劃,專業課難以與保險行業要求的從業人員的從業能力相對應,學生考核只注重保險行業的一般知識,忽視保險行業的專業技能,難以適應保險行業對學生的專業要求。
(三)專業教師團隊人數不夠,努力方向不明確
金融保險專業,有它自身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需要一定數量的專業教師來完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金融保險專業的教師團隊。金融保險專業的主干課程,它是這個專業的標志,這些課程應該由研究這一問題的專業教師來承擔。但現實問題是:有專業,有學科,缺少專業或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之間沒有形成一個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配合的教師團隊,缺乏統一的理念、統一的口徑、統一的專業方向,沒有針對如何提升金融保險專業的教學水平而同心協力。有的院校原來有從事這一學科的專業教師,但迫于這一學科的學時太少,不得不同時擔任其它學科的教學任務,主要研究方向上受到了影響;有的院校缺少這一學科的教師,引進教師迫于提升學歷、職稱的壓力,無暇顧及這一學科的具體應用以及這一學科的發展動態,研究方向顯現出盲目性。
(四)學生實習欠缺,不能客觀了解保險業的業務實際
金融保險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實踐性教學環節要占教學計劃總學時的一定比例。目前,有的高職院校并沒有把學生實習作為教學的必備環節,即使安排了學生實習的時間,也沒有精心地去組織,放任自流,由學生自己支配實習的內容,因而主動到保險行業實習的學生大約只能占金融保險專業全部畢業生的四分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只顧及如何完成自己計劃好的教學內容,沒有把講授的知識與保險的從業情景結合起來。學生在校三年,沒有與保險從業人員接觸的機會,沒有保險愛心與責任場景的再現,再加上媒體對保險糾紛的報道,致使學生不全面地認為:保險從業人員都是那樣為被保險人服務的!那么這些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站到保險圈外人一邊,不會選擇保險行業來就業。因此,在現在這個保險圈外人對保險評價不高的大環境下,不注重實習,也就等于學生在選擇保險行業就業的渠道上設了一堵墻,自然達不到高職院校拓展就業渠道的目的。
二、提升金融保險專業就業對口率的建議
為了把金融保險專業辦成學生和家長滿意,以及用人單位認可的專業,以提升就業對口率,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
1.教師團隊成員培養。金融保險專業既需要專業帶頭人又需要學科帶頭人,專業帶頭人必須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學科帶頭人應對本專業主干課程有深入研究,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經歷要豐富,教育改革與質量意識要強,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有較全面地把握能力。目前高職院校相當一部分教師來自普通高校,有高學歷與高職稱,但沒有在第一線工作的實踐經歷,勢必會影響到專業教學。因此,院校應與保險公司搞好協作,選派教師到保險公司頂崗實習,要求學生認知保險行業,應從金融保險專業的專業教師開始。
2.教師團隊成員專業思想的統一。金融保險專業按照“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精神,將培養目標與學生就業崗位掛鉤。教師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應從學生就業去向上明確保險業每個崗位的職責所在以及對從事這些崗位人員的要求,明確自己所承擔的專業課對相關崗位的價值及作用,因材施教,以團隊的協助精神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任務。
(二)主干課程的設置
在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不多的情況下,應該抓基本,從上述最關鍵的崗位上進行突破,設置好專業課程。具體來說,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公司的崗位就是一個最關鍵的崗位之一,因為展業是保險業發展的瓶頸,保險市場需求強烈的人才中就包括保險銷售人才。如何培養銷售人才?因具體的業務不同,銷售人員所具備的知識也不同,就銷售財產保險而言,因財產保險業務相對比較集中但風險因素比較復雜,所以從主干課程的設置來講,應把《企業風險管理》與《財產保險》這兩門課對應起來;就銷售人壽保險而言,因人身保險業務相對比較分散但風險比較有規律,所以從課程的設置來說,應把《保險營銷》與《人身保險》這兩門課聯系在一起。有的院校設置了《金融企業風險管理》而沒有設置《企業風險管理》,這說明課程的設置只注意了保險的金融屬性和保險公司自身的風險管理,而忽視了保險的服務屬性———為客戶的風險管理服務,致使學生在保險展業能力的培養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企業風險管理》《財產保險》《保險營銷》與《人身保險》這四門課,不僅體現了保險專業的特色,適應保險銷售崗位,而且對于保險公司的其它崗位的知識能力遷移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上述四門課的開設將直接影響著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生的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