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教育科技論文
單位: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繼續醫學教育部 美國心臟病學會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健康保健系統
為了給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醫生需要一直學習。但目前開展的大多數繼續醫學教育,通常將醫生的參與率作為活動結果評估的重要指標,無法直接證明醫生對新技能和新能力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到實際臨床工作中的能力。
因此,美國很多醫學專業協會建議對繼續醫學教育進行改革,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應更加注重醫生能力和臨床表現的改善,以及患者健康水平的提高。比如美國醫學專科委員會(The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在其維持認證(MaintenanceofCertification,MoC)要求中提出,為了維持認證,醫生在參與了以實踐為基礎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后,必須能證明不僅自己的臨床能力和表現有所提高,患者健康水平也相應得到改善。最近美國繼續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也修訂了認證標準,更加關注醫生能力、表現和患者健康水平,而非參與率。
鑒于目前很多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無法有效地達到上述要求,很多專家和學者開始探討將繼續醫學教育結果聚焦于臨床能力和表現的改善,以及能對教育結果進行有效評估的方法。為滿足上述要求,在策劃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時,專家建議應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繼續醫學教育應以需求評估為基礎,由于很多醫生不能客觀地進行自我評估,應對醫生的表現采取外部評估的方式。
其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醫生處于不同的學習水平。在教育活動開始前,應將教學信息提前提供給醫生,以增強教學效果。
第三,被動的學習活動一般無法有效地改變醫生的臨床能力和表現,而互動性學習活動對醫生的吸引力更大。
第四,制造讓醫生愿意學習的“可教時刻”,并通過后續的教育活動和學習資料增強其記憶。
第五,在學習活動中聯合應用幾種不同的教育手段效果更佳。
第六,評估應該是持續性過程,除了在教育活動開始前通過需求評估了解學員實際水平的差別和教學需求,確定教學內容外,還應該在教育活動結束后通過醫生反饋來評估其學習效果。
第七,將新的知識和技能轉化到臨床實踐中是繼續醫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但知識轉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繼續醫學教育提供者應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可能作用,加強醫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轉化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