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藝術鑒賞論文
作者:常笑塵 單位:河北大學
在高等院校上好設計藝術鑒賞課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藝術院校專業教師上設計藝術鑒賞課普遍反應感到吃力,老師沒激情,學生沒熱情。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深究其源,主要是因為授課教師的緣故,其一是任課教師不適合上藝術鑒賞課,其二是老師沒有真正理解設計藝術鑒賞課程在整個藝術教學體系當中的地位,沒有真正理解設計藝術鑒賞課程實質,沒有認識到它是高等教育中的設計藝術基礎理論教育;另外,藝術設計專業本身“重技輕道”的特點使很多學生的興趣集中在技術層面上,認為學習藝術設計就是運用電腦技能,還沒有真正理解藝術設計的真正的含義。以至于出現教師費心地備課,精心地上課,可是結果卻是寥寥幾個人聽課,使上課老師很是尷尬。要想上好這門課,筆者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
一、教師提高業務水平,開闊知識視野
高等院校藝術鑒賞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問題看得深廣和培養、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創造思維,使之成為極具實用性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專”的同時要“廣”,吸收姊妹藝術,并將其應用到教學當中。
首先,高等藝術院校教師必須具有非常全面通透的業務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高等藝術院校藝術鑒賞課教師和專業教師需要的是一專多能。他們的知識面要廣,既要懂基礎美術繪畫知識和技能,又要懂一定的設計知識和技能以及美術史、設計史等知識和理論,這樣才能適應藝術院校藝術設計鑒賞課程的教學工作。如學生經常找老師幫忙,為晚會設計廣告招貼、傳授攝影知識、了解建筑欣賞等,當你一一為他們解決時,學生就視你為能人,是好老師。否則就會出現因為知識儲備不足而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尷尬局面。
其次,上藝術鑒賞課的教師還應具有較高的文藝理論水平和具備一定史學修養。如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的區別和聯系,大的歷史文化分區以及每個時期藝術的特點歸類。如中國古代的圖形符號和中國文化、生活元素具有傳統文化的精髓,把其融入到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就需要文化知識和經驗的積淀,這種相融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比如教師在講解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時,使這件藝術作品能夠深深影響到學生、感染到學生,其實也是在教育學生,這一過程是受教育者認識美的過程,是在不斷的審美過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為藝術本身是美的鑄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類的審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藝術教育是提高人的審美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藝術教師要扮演好培養者、促進者的角色
首先,教師要積極地做好藝術理論灌輸的引導者和學生思維的開發者,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育。藝術設計鑒賞課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需要在知識的儲備和拓展上加大同行間的交流,這樣才會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對藝術形態獨特的見解。
其次,建立師生同樂的學習活動空間和互動交流平臺,使師生在一個同思索、共發展的環境中,達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教師要做到蹲下身來和學生講話,耐下心來聽取學生在藝術思維上的困惑和迷茫,全身心地參與學生的思維活動,并做到理性聽取,感性交流,用自我的方法引導學生打開暢想的大門。專業藝術院校設計藝術鑒賞課教學,首先要培養人的鑒賞能力。其實這是關系到設計藝術專業知識傳授時“度”和“量”的問題,是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發現與之有關的設計因素。并能用高的思維來思考它的魅力。
再次,教師要學會積極地“旁觀”。學生在藝術課程中需要教師作理性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在藝術設計中的不足和幼稚,使之在課堂上與教師課程產生共鳴,達到積極地跟進,這樣才會達到教學的目的,而不是徒有虛表了。最后,教師要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活潑多樣的藝術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藝術學習,促進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使課堂更加生氣盎然。在學生學習出現困難或表現不當時,教師不是求全責備,而是給予理解和鼓勵,使學生敢于行動,敢于探索和思考。在課堂上,教師更應是學生最可信賴的朋友、知己和支持者。師生之間這種溫暖的人際關系,便于一個生機勃勃的教與學的氣氛的形成。
三、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采取多種辦法。不能以單一的藝術來引導學生,可以以音樂教學為例,通過講解音樂背景、情節等,通過畫面展示、播放幻燈或電影等多種方式,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發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強烈興趣。這可以說明藝術是相通的,只要把握了藝術本質,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藝術思維的源泉。又如,根據民間傳說的愛情故事及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而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無限神往,其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學生對于這個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們欣賞該曲時,也并不一定能夠充分理解。若在欣賞此曲前,教師將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橋結拜”、“同窗共讀”、“十里相送”、“婚變投墳”、“化蝶”等情節向學生講述清楚,便能激發學生欣賞該曲的強烈興趣,使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受到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和實踐者的注意。有論者認為,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啟發、誘導、感化、影響學生心理,促使他們積極思考,激發他們認知上的需要和對藝術直觀感受,加強學生對比較抽象藝術的興趣點和挖掘藝術規律。
四、要使學生在心理上接受藝術設計鑒賞課程
在高校藝術設計鑒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從認識上接受藝術設計鑒賞課程,他們覺得這些課好過,學與不學都一樣。針對這樣的思想,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正面教育,同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藝術設計鑒賞課程,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樣才能達到藝術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