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周正宇 翁劍成 陳智宏 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一、倫敦的交通理念
英國的道路與交通控制系統在經歷了較長時期的積累后,在城市道路網絡,地鐵網絡建設,城市地面公共交通網絡,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城市信號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化交通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基礎,逐步形成了一個高密度,具有良好可達性和機動性的完整道路網絡;一個四通八達,換乘方便快捷的多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網絡;一個信息完備的交通設施輔助系統。通過交通設計、交通組織和交通行為,我們看到了倫敦的城市交通管理以人為本、路權明確、公共交通優先等重要交通理念。這些理念為提高交通出行服務的品質和安全性,改善居民出行效率提供了無形的支撐。
1.以人為本與行人優先
英國交通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道路交通設施設計和交通運營的各個方面。在行人較多的城市街道上,人行橫道的設置密度較高,通常每隔不到100米就有一處,基本沒有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在人行橫道處都設置有行人過街控制器,需要過街的行人可以直接控制,請求信號燈切換。雖然倫敦的街道都比較窄,但是為了行人過街的方便和安全,在道路中間通常都設置有安全島,為過街的行人提供安全避讓空間,體現了交通設計中的人性化元素和對行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注。信號控制燈各個方向都特別齊全,在一個行人過街路口,通常各個方向都設置完備的信號燈。在無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都專門設置了行人優先的黃閃燈和相應的地面標線,只要有行人經過人行橫道,兩個方向的車輛都必須停車等候行人通過,而不需要行人選擇車流間隙通過,保障了行人過街的安全性,如圖2所示。倫敦東部港口區的城鐵采用全線無人駕駛和值守的軌道自動控制系統,車輛到站后車門并不是自動打開,上下車乘客需要通過安裝在車門兩側的按鍵手動打開車門;同樣地,大部分公交車也是通過在車門兩側安裝的按鈕來提醒司機在某些站點是否需要停車。如果沒有乘客等候和無人下車,公交車將直接通過,一方面提高了公交運行的效率,節約了出行時間;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乘客,體現了以乘客需求為本的重要理念。此外,為了滿足殘障人士和攜帶笨重行李換乘的乘客的需要,無障礙設計在城市公共交通車站和地鐵車站設計中予以充分考慮。采用低底板和殘障人士專用車門等設計的公交車,設置了殘障人士專用電梯的地鐵車站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這些人性化的細節設計使得公共交通實現了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
2.路權明確,各負其責
倫敦交通管理和參與者的交通理念很明確的一點就是路權明確。在各類交通標志的指引下,機動車、自行車、行人在各自路權范圍內安全和順暢地通行。無論在交叉路口,還是在人行橫道的地方,司機和行人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嚴格按照指示燈行駛。在人行橫道路邊的行人信號裝置處,行人必須按照要求先按下按鈕,等待綠燈閃亮才能安全通過。在設置有行人優先黃閃燈的人行橫道處,機動車司機見到有行人必須停車讓行人先通過。在綠燈條件下的信號控制或行人優先的無信號控制人行橫道處,行人可以順利安全通過。只要是在綠燈條件下,機動車均以較高速度通過人行橫道,而不會刻意減速,如果行人違規橫穿馬路而造成交通事故,司機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甚至還可以起訴行人妨礙交通。在這樣一個路權明確理念支撐下,行人的安全性和機動車的快捷性都具有很好的保證,提高了整個交通網絡的運行效率。
3.公共交通優先
英國在公共交通方面的發展是卓有成效的。隨著公共交通的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了地鐵、輕軌、公交車、有軌電車、國家鐵路、出租車等多方式、高密度的立體公共交通網絡。在完備的公共交通網絡條件下,多種方式的換乘也非常方便。倫敦交通部門通過開辟專用公共車道、增加公交車數量、在地鐵站附近修免費停車場等多種措施引導和鼓勵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此外,通過在公交車上安裝GPS模塊、車輛感應裝置與交通信號燈聯動控制實現公交優先信號控制。資料表明,公交車的交叉路口延誤減少了大約1/3。在道路交通組織中,大量設置的公交專用車道和在各車站附近設置公交上下客停車區域,為公交車提供了良好的運行空間,提高了公共交通的運營效率。
二、倫敦交通印象
雖然倫敦街道狹窄,但道路微循環系統非常發達,整個道路交通網絡逐步形成了小街區、高密度的特點,從而保證了倫敦城良好的交通可達性。在這樣的道路系統背景下,單行線在交通組織中被廣泛應用,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清晰完備的交通標志標線
英國交通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沒有人車混合交通,城市中主要為機動車輛交通。自行車專用車道通常獨立設置或設置在人行道中,并用彩色路面明確標記出;在交叉口停車處,通常設置自行車專用的候駛區,如圖6所示。城區的人行道則通常都通過護欄與機動車道隔離。英國的標志標線非常清晰,無論在路段和路口都設有固定或可變的交通標識、指示或信號燈,交通語言比較完善。地面標線除了有指示性標志外,通常都有文字說明,使得道路使用者更加容易地理解交通語言。任何路口的標識無論是在夜晚還是白天都清晰可辨。在車流容易交叉的地方,都有禁行或讓路的標志,司機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出現交通事故必須承擔責任。例如在設置有停車讓行標志的支路,車輛就會主動停車,等待主路空閑才駛入,保證了良好的交通秩序。
2.健全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務網絡
每一個第一次到倫敦的人都會為倫敦城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感到驚訝。從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在倫敦開始通車起,倫敦政府把發展城市立體交通作為一項戰略性措施實施至今。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倫敦已建成包括地鐵、輕軌、公共汽車和出租車為一體、遍布全市、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網絡。為了鼓勵人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倫敦交通部門在主要道路上開辟了供公共汽車行駛的專用車道,并加強對地鐵設施的檢修維護,在許多地鐵站附近修建免費或低價的停車場。倫敦的地鐵線路縱橫交錯,目前共有12條地鐵線和1條港口區輕軌線貫穿倫敦城,整個網絡可以方便地把乘客送抵倫敦城各個角落,總長為408公里的軌道線路服務于275個車站,日平均運送旅客超過300萬人。顯示了倫敦城縱橫交錯的地鐵網絡。倫敦的地面公共交通也不斷發展,整個城市擁有超過700條的公共汽車線路在運行,具有鮮明城市特色的雙層紅色巴士穿行于倫敦的大街小巷。所有公共交通的售票都在站臺上完成,在各個公交車站都設置有公交車的自動售票機,站臺售票一方面節約了站點延誤和站臺服務時間,另一方面減少了公交服務人員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