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療衛生論文
作者:朱金鶴 李放 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如何推進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關鍵也是難點所在。西部大開發以來,新疆醫療衛生水平不斷發展,但城鄉醫療衛生發展水平的差距問題一直存在并有逐年加劇趨勢。2009年,衛生總費用達84.93億元,占當年GDP比重的1.98%,居民人均醫療費用占其消費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趨勢,成為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開支。同年,新疆村級衛生室僅有1040個,只占全疆8800個行政村的11.8%,大部分農村基層村沒有醫療保健點。從醫院衛生院床位數、醫生人數的城鄉對比來看,城鎮居民每萬人口擁有的床位數和醫生人數分別是110張、155人,農村居民每萬人口擁有的床位數和醫生人數分別只有12張、13人。總的來說,新疆公共衛生資源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比較欠缺,特別是農村衛生和醫療保健十分落后,城鄉差距較大。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差距問題影響了新疆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不僅引起了中央政府和新疆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因此,研究新疆城鄉醫療衛生均等化問題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新疆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現狀
(一)衛生費用狀況從衛生費用的城鄉構成來看,2005-2008年新疆城鄉衛生費用總額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其中,城市衛生費用從2005年的28.02億元上升至2008年的50.57億元,增長了1.8倍,而農村衛生費用從2005年的17.94億元上升至2008年的27.09億元,只增長了1.5倍;城市人均衛生費用和農村人均費用的比值由2005年的2.64倍擴大到了2008年的2.84倍,城市人均衛生費用比農村人均衛生費用高388.10元。衛生費用在各個衛生服務層機構的分配情況是:城市醫院費用占到了全部費用的70%以上,并且城市醫院所占的比例還在逐年上升,而縣醫院所占用的費用僅在10%~12%之間,反映出新疆衛生資源有著很明顯的城市化傾向。
(二)基礎設施配置情況1.城鄉病床配置情況。2000年新疆城市醫院床位數占醫療機構床位的比重(96.9%)是農村衛生院(3.1%)的31.33倍,城鄉每萬人所擁有的床位數分別為61.51張和22.45張,城市每萬人所擁有的床位數為鄉村的2.74倍;2009年,新疆城市醫院床位數占醫療機構床位的比重(97.82%)是農村衛生院(2.18%)的44.96倍,新疆城鄉每萬人所擁有的床位數分別為67.85個和19.56個,每萬名城市居民擁用床位數比鄉村居民多48.29個床位數。而在新疆,有近80%的醫療設備放在了城市的醫療機構中,而只有10%~20%的醫療設備在縣鎮衛生院中,城鄉差距懸殊。2.城鄉醫療衛生機構狀況。由表1可知,新疆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在2000年~2010年間大致呈現出先增后減的態勢,各年的醫療衛生機構數基本都在7200以上。而城市擁有的機構總數在2000年~2010年10年間幾乎都在6500以上,鄉村的醫療機構總數卻總是徘徊在800~900個左右,醫療機構總數均遠遠高于鄉鎮衛生機構數量。城鎮80%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了占人口總數的40%人群,而鄉村以不足20%的醫療機構數量服務著占人口總數的60.15%的人群。總的來說,新疆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差距較大,不僅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存在差距,城鄉所擁有的衛生機構所服務的人群數量也存在較大差距。
(三)人力資源狀況從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的城鄉構成來看,新疆城鄉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的差距也很明顯。由表2可知,新疆城市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由2000年的44115人增加到2010年的80066人,增加到原來的1.81倍,同時期鄉村衛生技術人員增加了11656人,僅增加到原來的1.37倍。2000年城鄉衛生技術人員比值為1.42,到2010年,城鄉衛生技術人員比值已經擴大到1.87。另外,2000年~2010年間,城鄉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量的比值穩定在2.8左右,這說明新疆城鄉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差距有逐年擴大趨勢,且城鄉居民享有人力資源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
(四)醫療保障機制情況新疆城鄉實行兩種不同的醫療保障制度,城鎮居民享受的是高標準的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居民則只能享受低水平的農村合作醫療。這種二元化的醫療保障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享受到的醫療保障利益差別很大,城鄉勞動者的醫療保障待遇很不平等。根據2011年《新疆統計年鑒》可知,2010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15421.59元,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4643元,城市居民的收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32倍。不同的收入水平享受統一的醫療市場,但醫藥價格和醫療價格是按照城市的標準制定的,也就是說,實際收入僅僅相當于城市居民1/3的農民,要按照以城市收入為標準形成的價格支付醫療費用。
二、新疆城鄉醫療衛生事業比較分析
(一)新疆與全國平均水平的比較由于新疆地廣人稀,各地州醫療機構分布較分散,醫療機制數量等指標可能并不能全面體現出新疆地區的醫療狀況,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選用了衛生費用增長速度、衛生費用占GDP比重和人均衛生費用三個指標。近幾年,新疆衛生費用的增長速度較快,2007年,新疆衛生費用的增速高達29.50%,比全國衛生費用增速高11.98個百分點;而全國衛生費用從2004年的15.29%增加到2008年的25.59%,其增長速度比較平穩;從衛生費用占GDP比重來看,新疆衛生費用占GDP的比重除2004年(4.55%)低于全國水平(4.75%)外,其余年份均高于全國水平,2008年,新疆衛生費用占GDP比重為6.28%,比全國水平高1.65個百分點;從人均衛生費用來看,新疆人均衛生費用除2004年(511.74元)和2005年(641.54元)低于全國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國水平,2008年,新疆人均衛生費為1233.22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8.70元。說明近年來新疆在公共衛生事業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二)新疆與東部發達地區的比較由于新疆的衛生機構和衛生設施和衛生費用總量與東部地區沒有可比性,所以,本文主要從新疆地區和東部地區每千人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和城鄉人均擁有醫療保健費用方面做比較來分析。與東部相比,新疆地區城鄉每千人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均高于東部地區,如2009年新疆城鄉擁有的衛生技術員數分別為8.79人和3.22人,高于東部地區的6.37人和2.61人,究其原因可能于10多年西部大開發、國家政策傾斜及對口支援有關。另外,根據2010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福建城鎮人均衛生保健費用為540.6元,低于新疆的643.5元;農村人均衛生保健費用為197.9元低于新疆的244.6元,但在城鄉醫療保健費用方面東部除福建以外其他各省市均高于新疆的水平,可見,新疆地區的醫療保健保障水平和東部地區還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