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
民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歷年來,糧食產量是我國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方法就是品種的更新換代。種子公司每年都向市場上推出大量的新品種,而新品種一時很難為農民所接受。一個品種達到大面積推廣,大約需要3~4年。更多更好的新品種不能及時的為我縣糧食生產做出貢獻,所以我們必須找出新品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完善,促進新品種推廣,提高糧食產量。
一、新品種對我國糧食生產的促進作用
1.新品種是糧食增產的主要方法
近年來,我國種子市場不斷推出大量的新品種,促使我國糧食產量不斷提高。1980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為32055.5萬噸,2011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為57121.0萬噸。良種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雜交玉米、優質小麥、轉基因抗蟲棉、高產大豆等突破性優良新品種,使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0%。
2.新品種促進種子質量進一步提高,新品種不斷涌現
種子公司為達到擴大宣傳新品種的目的。必須使用質量更高、豐產性更好的種子。所以,更重視種子生產的各個環節,注意提高種子質量,以充分發揮品種的產量優勢。另外,種子公司為了率先占領市場,不斷的增加科研投入,從而能夠選育出更多的新品種。
3.有利于種子公司加速新品種的研發步伐
如果新品種能夠快速的被農民所接受,不但讓農民能夠獲得豐收,而且使種子公司能夠快速收回成本。加速資本的周轉。從而有足夠的資金,再次投入科研,選育出更多的新品種。
二、農民在選擇新品種時存在的問題
1.農民對新品種的接觸途徑有限
農民在選擇新品種時只能觀察當地表現好的品種,而更好的新品種卻很難見到。有些新品種已推廣多年,但卻只限于一個區域。很難發揮大面積增產的效應。另外,有些新品種是靠農村種子經營戶推廣,由于農民沒有真正種過,不能贏得農民的認同,所以很難被農民所接受。同時,由于新品種在剛推廣的時候利潤較小,直接影響到經營者推廣的積極性,很難達到大面積推廣的目的。
2.目前推廣的個別新品種不適應農民的需要
有些新品種剛剛被農民接受,但經過農民種植后,并不是農民需要的品種。比如:當地的生育期較長,農民選擇了生育期短的品種,從而浪費了熟期,或是當地種植方式和農機具發展水平與推廣的品種不相適應等等。而真正農民需要的品種,卻沒有得到推廣。致使農民在種植品種上不斷更換,糧食產量很不穩定。從而影響到新品種的推廣速度。
二、加速新品種推廣的辦法
1.種植新品種展示田
展示田就是把大量的新品種集中種植在一起,讓農民更直觀的看到新品種的優勢,達到認識新品種,選擇新品種的目的。針對不同區域,選擇不同展示品種。為了達到大面積推廣的目的,必須多設展示區,生育期長一點的設一個展示區,選擇一些稀植品種;短一點的地區設置一個展示區,以中密度或密植品種為主,這樣更有代表性。一方面,品種更能適應當地生長的環境,更能發揮品種的優勢;另一方面,方便農民對新品種的觀察和了解。
2.為新品種的進一步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為了保證農民種植新品種時穩產,品種適宜。各個品種必須有足夠的理論數據為保證。所以必須詳細記錄展示田品種的生長情況。新品種在種植的時候,加強田間管理。滿足各品種的生長要求,以充分發揮品種的產量優勢。每個小區都做好田間規劃,制定品種種植方案。從苗期到收獲期,到田間做好觀察記載工作,詳細記載各品種的各個生育時期和生育期。著重觀察記載品種在抗旱、抗病、抗倒、抗蟲方面的特征、特性。在田間收獲各品種的果穗后,要對果穗先行做好晾曬。降到規定水分后,對各品種進行仔細考種,測量品種的禿尖,百粒重和穗重等,認真計算其產量。把考種結果編制成產量報告,與田間記載情況一起對品種進行綜合評價,選擇品種在產量和抗性上絕對優勢的品種向農民推廣。
3.召開新品種現場觀摩會
為了讓農民親眼見到新品種在抗性上優勢,讓農民見到新品種在田間的具體表現。在品種快將成熟的時候,邀請部分農民和農村種子經銷商到展示田參觀。這是最為直觀有效的方式,農民也更愿意接受。在農民參觀的時候,實地為農民講解各品種的特征特性。同時,向農民講解新品種種植的方法,從而保證農民在選擇新品種后真正獲得高產。另外,邀請農村種子經銷商到展示田參觀,使經銷商了解更多的新品種,有利于經銷商調整經營方向。同時,由于經銷商分布廣泛,可以充分發揮經銷商多點宣傳推廣的作用。
新品種推廣工作是種子管理部門的重要服務職能,必須對這項工作予以重視,抓好展示示范工作。不斷的為農民尋求新品種,只要種子公司選育出好的新品種,并將其快速的展示給農民。盡快的幫助種子公司推廣新品種,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讓新品種快速的為朝陽縣的糧食生產服務,通過品種的力量,提高全縣的糧食產量,提高農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