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宏觀經濟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私募股權(PE)投資作為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行為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而風險企業培育則成為PE投資價值增長的最重要階段。那么風險企業如何培育、經過哪些階段、采取何種經營策略、價值鏈增值如何實現以及風險資本如何成功退出等成為文章研究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國內外成功投資案例,為我國PE投資提供一定的指導和經驗借鑒。
關鍵詞:風險企業;PE投資;風險企業培育
引言
近些年來,PE投資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PE的組織模式由公司型、契約型和有限合伙型,運作流程分為五個步驟:一是組建PE投資公司募集資金;二是通過項目篩選購買公司股權;三是進行投資方案設計;四是風險企業培育增值;五是選擇合適的渠道實現股份退出獲利。本文僅就風險企業如何培育增值,需要經過哪些階段,采取何種對策和方法等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結論。
一、風險企業培育概念
風險企業是指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資金密集、經營管理高效化的從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的冒險性科研型企業,它是風險資金投資的對象和利潤源泉。風險企業的成長發育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 初期發展階段和持續發展階段。
風險企業培育[1]是指風險資本通過注入資金、技術、人才及其管理經驗,使各要素通過優化組合達到最佳匹配而發揮最大效用,推動企業價值鏈的各環節不斷增值,進而通過資本退出,實現資本增值的過程。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瓜豆要種在土地里,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風險企業猶如土地,瓜豆就是風險資本,而風險資本家就是農夫,只有把各生產要素有機的結合,經過辛勤的耕耘,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風險企業培育流程
通常情況下,風險企業的培育流程包括以下四個階段,即PE注資(種瓜種豆)——風險企業整合改制(生產管理)——價值鏈增值(發芽、開花、結果)——PE退出(收割果實)。
(1)PE注資
PE注資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參股注資,二是并購注資。購買資產主要有優先股股權、普通股股權和可轉債債權[2]等。
具體地說,參股注資就是通過持有某一企業一定數量的股份,從而獲得部分或全部控制權的方式。而并購一般包括兼并和收購,兼并通常指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收購指用現金或有價證券購買某一企業的股權或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并購注資就是通過并購的方式來獲得企業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權的方式。兩種注資方式各有千秋,要依據PE資本家的資本實力、團隊管理水平、歷史經驗及目標企業的接受程度來確定。
(2)風險企業整合改制
對于投資者來說,對所選擇的風險企業募集到充足的資金后,通過重組改制、規范管理、人力資源整合、企業文化整合和財務支持等增值服務使之達到公眾公司標準,最終通過上市、并購或管理層收購等方式退出獲得利益,或者使原本瀕臨破產的企業扭虧為盈。風險企業整合改制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的整合來實現:
首先,對制度的整合,整合過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對賭協議的應用。對賭協議[3]就是收購方(包括投資方)與出讓方(包括融資方)在達成并購或融資協議時,對于未來不確定情況的一種約定。若約定的條件出現,收購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若約定的條件不出現,則出讓方行使一定的權利。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通過條款的設計,對賭協議可有效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在我國資本市場中對賭協議還沒有成為一種制度設置,未被經常采用,但在國際企業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中,廣泛采用了對賭協議。研究國際企業成功的對賭協議案例,有很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其次,規范管理和人力資源整合。主要指對企業的管理理念和人力資源的使用做調整,引導企業各成員的目標與企業目標靠近。彼德•德魯克在并購成功的五要素中指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任免是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對風險企業進行整合改制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有效地整合雙方的人力資源。整合過程中應注意人力資源的穩定、培訓策略和激勵策略。
另外,要不失時機地進行企業文化整合,不僅使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而且使企業的業務流程得到重組和再造。企業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識地對企業內不同的文化傾向或文化因素通過有效地整理整頓,并將其結合為一個有機整體的過程,是文化主張、文化意識和文化實踐一體化的過程。經過文化整合,企業將會以全新的體制,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生產技術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贏得市場競爭優勢,使企業的績效取得突破性提高。
最后,財務支持就是對所選定的風險企業的財務制度體系、會計核算體系進行整合,便于統一管理和監控。我們知道,企業并購的目標是通過核心能力的提升和競爭優勢的強化創造更多的新增價值。財務整合是企業并購的一個重要方面,運用財務整合理論,建立一套健全的高效的財務制度體系,是有效實施并購企業管理整合的重要保證之一。
從企業改制經驗[4]來看,只有合法、規范的改制才是最終成功的改制,所有改制企業之所以改制成功,沒有留下隱患并且進入正常經營發展軌道,無一不是如此。
(3)價值鏈增值
所謂價值鏈管理,就是探討如何將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面有機的整合起來,做好計劃、協調、監督和控制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使它們形成相互關聯的整體,真正按照鏈的特征實施企業的業務流程,使得各個環節既相互關聯,又具有處理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組織和自適應能力,使企業的供、產、銷形成一條密切聯系的“鏈”——價值鏈。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價值鏈增值是關鍵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才能使價值鏈的各個部分增值呢?
價值鏈管理要求企業重新審視自己所參與的價值過程,從功能與成本的比較中,研究在哪些環節上自己具有比較優勢,或有可能建立起競爭優勢,集中力量培育并發展這種優勢;從維護企業品牌角度研究哪些是重要的、核心環節,保留并增強這些環節上的能力,把不具有優勢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環節分離出來,利用市場尋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個價值鏈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