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茶文化論文
前言
在臨滄市境內,有一個具有悠久茶文化歷史,民間歌舞豐富、民風民俗淳樸、氣候四季如春、自然景觀美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留較好的縣,那就是被譽為“世界滇紅之鄉”的鳳慶縣。當你來到鳳慶做客時,能歌善舞的彝族、苗族等姑娘小伙穿著艷麗的民族服飾,面帶笑容會為你斟上清香四溢的鳳慶名茶,這是最能表現彼此深厚感情的鳳慶人獨有的待客禮節。鳳慶有悠久的種茶歷史,有得天獨厚的宜茶環境,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鳳慶是“福祿貢茶”的故鄉“、滇紅”的故鄉“、茶祖”的故鄉。鳳慶是中國茶文化中一顆璀燦的明珠。
1得天獨厚的宜茶環境
鳳慶的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干涼同季,四季如春。有海洋性氣候的優點(年溫差小,雨量充沛),無海洋性氣候的缺點(臺風、暴雨);有大陸性氣候的優點(日較差大),無大陸性氣候的缺點(寒潮、低溫)。光、熱、水儲因子極具優良茶樹生長發育之條件,低緯度高海拔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四季雨量充足、云霧多、溫高濕重,獨有的“高山云霧產名茶”的自然氣候。全縣茶園土壤多為紅、黃壤,PH值平均5.06,變幅在4.1-6.2之間,最適宜茶樹生長和形成優良品質的酸堿度范圍;有機質含量為3.078%,變幅在2.48-11.45%之間,是構成土壤結構和肥力的主要因素。得天獨厚的宜茶環境,使鳳慶茶獨具特色:獨特生態型(高地高香茶)的云南大葉茶鳳慶群體種。
2源遠流長的鳳慶茶文化
鳳慶各民族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飲用茶方式,彝族的“油鹽茶”“、罐罐茶”“、敬客茶”“、隔年陳茶”,拉祜族的“燒茶”“、烤茶”“、糖茶”,傈僳族的“油鹽茶”,傣族的“竹筒茶”,布朗族、苗族的“竹筒茶”,漢族的“百抖茶”“、二道茶”(一道為苦茶,二道為甜茶,取義先苦后甜)。千百年來,鳳慶各民族把茶作婚喪嫁娶、喜慶節日、敬客迎賓、訪親探友、祭神送鬼的貴重禮物。
在長期利用茶葉的過程中,鳳慶各族人民以茶治病者頗多。如紅茶止痢,鹽茶消炎,糖茶和胃,濃茶醒灑,茶渣消炎,茶鮮葉止血,茶樹根降壓,姜茶發汗,茶除口臭,熱茶化膩,酒茶舒筋,蜜茶潤肺,柿茶化痰等。這些都說明了鳳慶茶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豐富多彩。鳳慶的茶道、茶藝更是豐富多彩,鳳慶四季茶茶道陶醉了不少名人行家:春茶清明春尖,外剛內柔,喝來如春暖花開;夏茶云霧玉露,苦口婆心;秋茶,金秋谷花,好比走進王謝堂內;冬茶,銀霜太華,像圣駕到,五臟六腑統統下跪,醺醺然,如入仙境,絕非子虛烏有。鳳慶的茶歌唱了千百年,茶園內采茶婦女常與挑茶男子對歌,就像電影《劉三姐》中的對歌一樣。如男的唱“:芭蕉樹上小綠雀,愛是愛來捉不著。”女的對“:小白衣裳漂茵茵,人倒好看沒良心。”一九五八年,一個鳳慶回族唱茶歌的老大伯,曾到北京表演過鳳慶茶歌。
鳳慶的茶舞也豐富多彩,有大直歌、小半翻、三翻三轉“、毛朝里”“、毛朝外”“、鵪雞擺尾”“、老母豬吃食”等。鳳慶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獨樹一幟。鳳慶的茶文化是無形的財富,有待于進一步的挖掘及弘揚。鳳慶是中國茶文化中一顆璀燦的明珠。
3如何開發利用鳳慶茶文化
鳳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比較豐富,不論是服飾文化、居住文化、飲食文化還是社會文化都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征,應該發揮地方優勢,合理開發利用。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培育文化產業和投資者,繁榮市場文化”。鳳慶茶文化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產業,其開發利用具有經濟屬性,也具有經營文化產業的屬性。必須通過市場經營運作來實現經濟價值。在市場經濟中開發利用茶文化是鳳慶經濟增長的一種模式,一種資源。如果文化產業不運用市場經濟的組織方式和手段,文化本身就因為缺乏物質基礎和動力也就很難發展起來。所以,必須要通過開發來利用,也通過利用來開發。
鳳慶茶文化的開發和利用是當前民族文化開發中要重視的。以縣城區域為中心,以服飾文化、居住文化、飲食文化、社會文化和節慶活動為一體,展示民族風情、民族風味,把茶道、茶歌、茶舞等茶文化展示給游人,打造特色的鳳慶文化之鄉,促進招商引資及旅游業的發展。極大的提高鳳慶的知名度,從根本上增強鳳慶旅游興縣的聲譽,它將會迎來鳳慶經濟發展的機遇,對鳳慶旅游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會帶來好的經濟效益。只要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鳳慶茶文化將會是鳳慶經濟發展的一棵搖錢樹。
鳳慶茶文化的開發與利用,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越的氣候條件、絢麗的自然風光,三個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型茶祖、世界上最高的水電站拱壩(小灣水電站拱壩)、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平湖(漫灣至小灣的瀾滄江八百里平湖)豐富的民族文化、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為背景,運用青山綠水和民族文化資源民間習俗來吸引海內外旅客。同時,民族文化中的許多產品(如:民族服飾、傳統工藝品、土特產品等)依靠旅游業的發展,使之變成游客青睞的紀念品。要利用各種旅游黃金周、民族節慶活動及省內外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文化交流的機會,把鳳慶茶文化和特色的飲食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展示鳳慶茶文化的魅力。同時,要創作更多的以鳳慶本土、本鄉的茶歌、茶舞、酒歌,(筆者幾年來已搜集,整理了四十首鳳慶本土、本鄉的茶歌、酒歌,在接待中央、省、市有關人士的招待會中演唱得到好評。)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進行宣傳,突出鳳慶茶文化的特色,提高鳳慶茶文化的知名度,把鳳慶茶文化打造成鳳慶特色的支柱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一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