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職業教育
護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確保護理安全的基本制度[1]。目前護生在校期間及實習期間對護理核心制度的學習和掌握應用是其薄弱點,有調查顯示,護生對護理制度及相關醫療法規的知曉、潛在護理差錯的防范等尚存在很大的盲區[2]。因此,在護生實習期間進行核心制度的培訓十分重要。然而,護理核心制度內容枯燥乏味且難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護生對核心制度的掌握。為了提高護生對核心制度的學習興趣與掌握程度,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護理部對護生在護理核心制度培訓中應用案例分析法,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09年7月進入我院的實習護生66人,均為女性,年齡19~22歲。本科12人,大專54人,均為全國高考統一招生,已完成醫學護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課程學習,進入臨床實習。以6人一組,每組設1名小組長,分10組在臨床各科進行輪轉實習,實習時間為8個月。
1.2方法
1.2.1培訓內容
①核心制度內容。核心制度教學涵蓋臨床護理工作中的14項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給藥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搶救工作制度、護理查房制度、護理會診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含壓瘡、跌倒、管道滑脫等患者安全管理)等。將以上制度編制成口袋書,人手一冊發放給護生隨時閱讀,要求每月學習掌握2~3項制度。②案例資料。由帶教小組成員根據每項核心制度的具體內容,從臨床工作中收集典型案例進行整理,供帶教和集中討論分析之用。每項核心制度均要求收集實踐情景案例和警示案例至少各1例。實踐情景案例即針對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情況,提出問題,讓護生思考后回答。如在涉及護理安全方面的跌倒管理制度,實踐情景為:一位65歲的老大爺在老伴的攙扶下來到醫院眼科做青光眼手術,對該患者如何進行預防跌倒的管理?警示案例即護士在工作中違反某項核心制度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對護士起到深刻教育的案例。如針對查對制度,出題為:某大爺帶其孫子謝一(高熱,上呼吸道感染)來到急診科輸液,護士配好液體后喊謝一輸液,此時另一位爺爺帶著自己的孫子謝力來到輸液室,護士即為謝力穿刺輸液。針對這個案例,護士違反了哪項制度,如何做好改進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1.2.2培訓方法
①帶教老師的培訓。我院臨床實習護生的帶教管理組織由護理部總帶教-科室帶教組長-科室帶教老師組成。由護理部重點培訓各層級帶教人員,讓帶教老師掌握應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核心制度帶教的方法。②崗前制度培訓。實習護生上崗前進行崗前培訓1周,除常規培訓醫院規章制度、護士禮儀、職業防護、護理安全防范等內容外,重點增加4個學時的14項護理核心制度理論內容。由總帶教老師介紹我院應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核心制度帶教的培訓方法,并在理論上逐條講解核心制度的內容,結合一些簡單案例讓護生對核心制度概念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傳授如何將理論聯系實踐,記憶和應用核心制度的方法。③臨床體驗。進入臨床實習后,護生分別由各科室帶教老師完成日常帶教的同時,注重護理核心制度的帶教。如體驗交接班制度時,先讓護生閱讀口袋書,然后老師按規范模式進行交接班,護生跟隨參與交班全程,最后,帶教老師對該護生提問:交接班有哪幾種形式?具體交哪些內容?交班前應做好哪些準備?交接過程中發現問題責任如何劃分?怎么處理?在此過程中,帶教老師也可以列舉一些不按規范交接班導致嚴重差錯發生的案例警示護生。同時,組織護生參與該實習科室低年資護士護理缺陷自報分析會[3]。④集中案例討論分析。護理部總帶教老師每月下旬集中組織護生進行核心制度案例討論分析3學時。集中討論學習內容為當月需重點掌握的2~3項核心制度,提前1周將討論的案例內容下發各小組,各小組組長組織護生結合具體實踐體驗,進行討論分析形成小組觀點。集中討論時,先由實習小組各選派1名代表發言,發言內容主要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然后由總帶教老師針對護生比較集中的問題引導護生進行重點討論和講解;討論時護生也可以通過交流分享與該項核心制度內容相關的實踐案例體會來闡述,最后由總帶教老師進行歸納總結提煉,生成最佳結果反饋給護生,讓護生真切領悟后自覺地將制度落實到實踐中。
1.2.3評價方法
①在實習結束前1周,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護生進行滿意度調查,共4題,每題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級評價。共發放問卷66份,均回收,并有效。②在實習結束前1周,對護生核心制度掌握情況進行書面考核,考核內容分為理論和應用能力兩部分,應用能力以案例分析為考點出題,每部分考核以百分制計算,85分為合格。③比較在我院實習的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實習護生62人(實施前)和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護生66人(實施后)實習時期的護理差錯發生情況。兩屆均為全國高考統一招生,學制、年齡、入院實習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進行統計描述。
2結果
2.1實習護生對案例分析培訓模式的滿意度
2.2護生核心制度考核情況
護生核心制度理論考核成績合格者60人(90.9%),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者58人(87.9%)。2.3護生核心制度培訓前后護理差錯發生情況見表2。
3討論
3.1案例分析法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對核心制度的認識
在護生實習中,對護生思維和行為主動性的培養是使護生進入角色的關鍵[4]。而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5]。實踐情景案例來自臨床,真實生動、直觀具體,在護生的思考和老師的引導下,問題的解決過程呈現出核心制度的每一條具體內容,激發了護生閱讀、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興趣,使護生對護理核心制度的掌握從無謂的死記硬背改進為實質性認知,便于護生對核心制度的記憶和掌握。實習結束,護生核心制度理論考試合格率90.9%。警示案例幫助護生找到可能影響患者安全的隱患,提高了辨別、規避風險的能力[6],使初進臨床的護生明白了護理工作無小事,核心制度是護理工作的準繩,必須主動規范護理行為,增強了護生對護理工作的風險意識。在日常的實習巡查中,護生在落實核心制度方面的不良行為較少,護理差錯較上年同期相對下降(見表2),護生對核心制度的掌握應用能力得到提高,護生對培訓模式滿意度較高(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