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55年1月,是建國以后創辦最早的大學學報之一。主要目標和任務是反映南京大學理科以及全國自然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學報以“廣、嚴、快、活”為特色——報道內容廣泛涵蓋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特別以地球科學、物理學和化學等方面的論文見長;對論文審稿和編輯嚴格從而保證論文具有生命力;論文出版周期短速度快;論文形式活潑多樣,除正常欄目外,還設有特約述評、研究快報、簡報、論壇等欄目。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創刊以來,學報發表了大量在國內外自然科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論文,是在全國科技界具有廣泛影響的自然科學核心刊物之一,也是國內最有影響的大學自然科學學報之一,在全國自然科學刊物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排名中,歷年均居全國綜合性自然科學刊物之前列。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文摘雜志、數學評論、數學文摘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27;總被引頻次:1145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57;綜合影響因子:0.554
7、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欄目設置
特約述評、科學論壇、研究快報、研究進展。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雜志社介紹
1、《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是南京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學雙月刊,涵蓋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來稿必須具有創新性,論文主體部分不得公開發表過或正在出版或者同時投稿它處。
2、來稿務必清稿、定稿,論點明確,文字、圖表精練,實驗數據必須注明實驗地點、實驗條件和數據誤差范圍。圖、表注釋務必詳細,使人不讀正文即能了解圖表之內涵。
3、來稿一式3份,隔行打印,正文要在5號字以上。否則將退回,達到要求后(視為收稿日期)方進入審稿程序。論文格式參見本刊最近一期。修改稿請附軟盤并注明排版軟件。
4、本刊建議作者在致謝欄中對該論文有所幫助的人(特別包括非匿名的審稿人)和單位表示謝意。對于研究工作的非主體直接參加者,可放入致謝欄內,以避免作者過多。
5、本刊收稿初審后將迅速約請專家審稿,作者一般在3個月內會收到編輯部意見,如未收到請自行處理。作者可推薦3位資深審稿人。論文一經本刊出版,即標志著該論文的所有作者將版權無條件地轉移本刊,本刊有權對其進行多種方式的復制或出版。作者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注明。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部分論文范例
天然閃鋅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實驗研究 劉熠;李艷;黎晏彰;魯安懷;丁竑瑞;王長秋;823-830
自然界水鈉錳礦日光催化作用模擬實驗研究 張翰林;李艷;魯安懷;丁聰;劉菲菲;丁竑瑞;王長秋;831-840
安徽銅陵酸性礦山排水中霉菌TY6-2的生物礦化作用實驗研究 黃璐;梁文英;嚴暢;李健慧;李文琦;陸現彩;李娟;王睿勇;841-848
河南南泥湖矽卡巖型鉬礦石地表風化產物初探 張雪艾;陸建軍;宗美榮;向婉麗;李娟;陸現彩;849-859
基于耦合模型的沙潁河流域地下水與地表水硝酸鹽通量過程模擬 陳志慧;阮曉紅;單楠;860-870
基于貝葉斯方法的太湖沉積物多環芳烴的生態風險評價 倪玲玲;王棟;王遠坤;陶雨薇;王艷磊;871-878
基于改進的粗糙集-云模型的水質評價方法 盧媛;王棟;劉登峰;王遠坤;879-886
汛期雨量長期預測建模分析 周雨婷;陳元芳;王棟;鄒鷹;賀瑞敏;887-893
納米氧化鋅暴露對沉水植物金魚藻的毒性效應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