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用菌》(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經浙江省食用菌協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于2011年起更名為《食藥用菌》。雜志辦刊宗旨是兼顧普及與提高,注重實用技術與信息的傳播,以滿足全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對技術和信息的需求,服務產業發展,引導產業升級。主要介紹中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狀況,刊登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創新性的食、藥用菌應用科學研究論文,以及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試驗研究報告、科普文章和產業信息,為廣大食藥用菌科研、生產、經營等一線從業人員提供交流平臺。
重要說明:雜志之家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可從事國際、國內全部正規期刊的經營活動,本站不是食藥用菌雜志社官方網站,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杭州市石橋路139號,郵編:310021
食藥用菌雜志欄目設置
臺灣地區菇類產業縱橫談、產業信息、藥用與營養保健、專題講座、栽培技術
食藥用菌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食藥用菌雜志社介紹
1.《食藥用菌》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2.《食藥用菌》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3.《食藥用菌》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4.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5.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6.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7.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8.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牛樟芝固態培養的適宜培養基和光照強度試驗姚秋生;朱盼盼;王雅利 (176)
浙江省青褶傘屬一個新記錄種的鑒定趙玉蓮;吳邦仁;劉昆;顧新偉 (178)
利用金針菇菌渣培養雙孢蘑菇的配方及發酵技術試驗范麗軍;馮偉林;金群力;宋婷婷;沈穎越;蔡為明 (181)
西藏地區青稞、小麥秸稈栽培平菇配方試驗廖志敏;茅文俊;王瑩;譚琦;鮑大鵬 (183)
以意楊木屑和棉籽殼作為主料栽培香菇試驗戴和珍 (185)
印度麗蘑菌絲體生物學特性研究方新新;李蝶;張猛;劉斌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