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簡介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刊于1955年,是新中國最早的大學學報之一。今已成為最具實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大學學報之一。
《南京大學學報》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格遵循學術規(guī)范,先后獲得“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百強社科期刊”等國家級的獎項;首批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期刊”。
《南京大學學報》同時入選歷年各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目錄》(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國社科院)。在最新公布的2013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南京大學學報》列綜合類社科期刊第3名。
《南京大學學報》的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以及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的文摘率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的轉載率一直位居前列。
《南京大學學報》始終堅持開放的學術平臺定位,面向海內外學者,開門辦刊,致力于學術對話和交流。開設了一系列特色欄目,如“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當代西方研究”、“民國研究”、“思想史研究”、“中國經濟轉型與發(fā)展研究”、“期刊與評價”等。
《南京大學學報》首創(chuàng)特約主持人制,各欄目均由著名學者擔任主持人,實行同行專家匿名評審。近年來,這些欄目發(fā)表了大量國內外著名學者的論文,已成為這些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學術平臺。
《南京大學學報》首倡著名高校學術期刊共同實現專業(yè)化、數字化轉型和集約化、規(guī)模化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辦“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該系列期刊已于2011年初創(chuàng)刊,在中國知網以開放獲取方式為讀者提供免費在線閱讀和自由下載。此舉得到了學術界一致好評和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被視為高校學術期刊體制改革的一條可行路徑。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期刊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影響因子
(2019)復合影響因子:1.278
(2019)綜合影響因子:0.813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20年03期目錄
南京大學珍藏
粉彩花鳥紋瓷瓶(民國 傳世品)李文;馬音寧;2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_馬克思的《柏林筆記》及其哲學思想構境探析(筆談)
探尋青年馬克思早期哲學構境的復雜線索張一兵;5-10
馬克思柏林筆記文本群的形成、內容及其意義李乾坤;10-16
青年馬克思轉向了哪種黑格爾哲學?李亞熙;16-20
關于馬克思《波恩筆記》出版評注的批判性思考康加恩;21-25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
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城市哲學總問題——列斐伏爾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與城市》解析劉懷玉;魯寶;26-37
當代經濟轉型發(fā)展研究
結構性經濟潛在增長率:理論重構、總體判斷與改革方向張杰;38-55+158
創(chuàng)新鏈概念的核心屬性與邊界——一項提升概念清晰度的文本分析丁雪;楊忠;徐森;56-64
政府R&D資助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產出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劃單位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周芬;李希璠;65-72
當代社會轉型發(fā)展研究
新時期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李利安;狄蕊紅;73-81
“恐懼文化”的社會建構及其政治社會后果袁光鋒;趙揚;82-91
中國監(jiān)察制度研究
腐敗治理體系法治化發(fā)展的一般原理魏昌東;92-104+158-159
論監(jiān)察體制改革中的紀法協同蔣凌申;105-120+159
論監(jiān)察權監(jiān)督屬性與行權邏輯程衍;121-133+159-160
世界史研究
朝貢之外:明代朝鮮赴華使臣的私人貿易馬光;134-143+160
16—17世紀的猶太商人與東亞海上貿易——基于猶太后裔“新基督徒”的考察李慶;144-157+160
文史期刊分類 >
熱門推薦期刊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