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月刊)創刊于1936年。由暨南大學主辦,《暨南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現任主編為暨南大學法學院劉穎教授“七七事變”和“八一三事變”后,被迫停刊,前后共出版了3卷6期。1979年下半年《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重新刊出。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長期秉承前任校長何炳松先生的創刊宗旨:“用意就在使全體教授除講學以外,有發表研究心得,以著作貢獻社會的機會。集合本大學全體教授,站在純粹學術的立場,時時發表他們平素研究的或讀書的心得,當作和國人商榷的資料,藉以稍盡一點學術貢獻的責任。”多年來,在幾代作者、讀者、編輯的不懈努力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堅持“開門辦刊”,力爭“請進來,走出去,融得進,站在前”的辦刊風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文學、經管、法律類欄目逐漸形成特色。獲獎情況:廣東省優秀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全國百強文科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經濟理論與實踐、區域經濟、華人華僑研究、文藝學、語言文字學研究、港澳研究、海外華人文學、辭書研究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收錄情況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投稿征稿要求
1.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暨南學報網上投稿系統正式啟用,歡迎網上投稿!
2.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歡迎校外來稿,校內、校外同等對待。
3.獨立作者撰文優先發表。
4.每位作者一次投稿僅限一篇,此稿件處理過程中不再接受該作者的其他投稿(處理完畢后可再次投稿)。
5.校外第一作者為正高職稱的稿件和特別優秀的稿件免收版面費。
6.本刊不接收教育、教學類文章以及職業學院、成人夜校、電大等單位文章,請作者見諒。
7、本刊要求研究論文必須有創新性,內容充實完整;研究快報必須含有首創性成果;研究簡報著重要求創新性;文獻綜述應由該領域內知名專家結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
8、我刊嚴禁一稿兩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包括將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以及抄襲他人論文等現象。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該作者的稿件將被作退稿處理,同時通知所在單位嚴肅處理,并向材料領域兄弟期刊通報。我刊將拒絕發表聯系作者作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9、上傳電子稿件應為WORD(*.doc)和LaTeX(*.tex)文檔,排版時請采用雙倍行距,以郵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須單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須含有高質量的照片和曲線圖(建議用Origin制圖,再拷貝到文檔中)。文稿務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數據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個以內"關鍵詞"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參考文獻20條以上,要能反映該學科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10、稿件審查結果一般在2~3月之內通知作者,有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如果超過3個月后仍未接到審稿結果,作者可與編輯部取得聯系后自投它處。
11、稿件的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研究工作或對其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成員(如研究生導師等),協助做實驗的人員可放入致謝中。作者人數請控制在6人以下,嚴禁與論文無關人員掛名。聯系人請注明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學位等自然情況。
12、論文如果是省部級以上任何一種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號,放入Acknowledgement欄目中。
13、通過審查后需要修改和補充實驗的稿件,最晚不超過4個月將修改稿返回編輯部,如有困難需及時向編輯部說明情況,半年不返回,按自動撤稿處理。
14、論文發表后,版權即屬編輯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網的版權。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