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科技雜志簡介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于196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62-1050/S,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試驗研究 、專題論述 、新品種新技術等。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始終堅持理論與實際結合、學術與技術并重、普及與提高兼顧的辦刊方針,立足甘肅,面向全國,主要報道作物育種、耕作栽培、植物保護、旱地農業與節水灌溉、土壤肥料、園藝、畜牧、林業、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業經濟與管理等學科的新成果、新技術等,適合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技推廣人員、農業管理干部、農業院校師生、農村科技骨干和農民技術員閱讀。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試驗研究 、專題論述 、新品種新技術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榮譽
知網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萬方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國農業學會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影響因子
(2019)復合影響因子:0.240
(2019)綜合影響因子:0.138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最新目錄
栽培方式對春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曾駿;郭天文;張平良;劉曉偉;姜小鳳;董博;譚雪蓮;1-5
冬小麥新品種靜麥5號選育報告任喜宏;5-7
紫葉萵筍新品種紅竹2號選育報告劉明霞;陶興林;朱惠霞;楊海興;8-10
栽培方式對當歸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魏立萍;王富勝;10-15
美洲南瓜種皮發育相關物質含量變化研究李文亮;王有德;陳揚;馬仁輝;王夢霞;李發康;徐秉良;薛應鈺;15-20
甘肅省農田氮磷流失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楊虎德;馬彥;馮丹妮;21-27
有機發酵菌肥施用量對蘭州百合生長發育的影響李陽;張占軍;胡相莉;梁玉文;27-30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投稿要求
《甘肅農業科技》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和甘肅省農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月刊),是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和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現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萬方數據庫、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收錄。為進一步提高本刊的辦刊質量和編輯工作效率,現根據有關編輯規范和標準,對作者來稿要求如下。
1 稿件內容要求
稿件內容可涉及農作物育種、耕作栽培、植物保護、土壤肥料、旱地農業、畜牧獸醫、園藝(林)、林業、中藥材、食用菌、食品科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題論述及新品種介紹、新技術指導、研究動態等。要求沒有政治錯誤,不涉及保密問題,無專利及署名糾紛;研究思路和方法科學正確并有新意,數據可靠,研究結果有獨到的發現、發明或見解,對生產和科學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和啟迪作用。文責自負。若作者不允許本刊對文字及少量內容刪改,請在來稿時加以聲明。
2 稿件寫作要求
(1)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不用副標題,并附英文題目。署名作者應為論文主題研究及撰寫者,作者單位應是支持完成研究工作并對研究內容承擔責任的單位,同時寫明其所在省、市(縣區)名稱和郵政編碼;作者姓名右上角和單位名稱前應用數字標明相互對應關系。(2)有市、州(院校)及以上基金或項目資助者,請在論文首頁下注明項目來源、名稱和編號,并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歷、職稱、現從事工作及聯系電話或電子信箱,如有通訊作者,也應提供上述內容。
(3)來稿必須提供摘要,摘要限150~200字。論述、綜述類及技術指導類文章選用指示性摘要,研究報告(簡報)采用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材料、方法、結果和主要結論)。關鍵詞應選擇能反映文章特征內容,較為通用的規范性詞匯3~8個,學術價值較高的稿件,需加翻譯準確的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4)內文格式請參照本刊近期發表的文章。前言不列標題,應概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材料與方法應寫明試驗材料、時間、地點、重復次數、取樣數量、試驗設計及方法(包括觀測內容)等;如采用與前人相同的方法,只需提供文獻,對有改進處應交待清楚;如為新方法,則應詳細說明。結果與分析應簡明扼要,層次分明,試驗數據須進行恰當的統計分析。討論應結合前人的工作著重論述本文的創新點,避免太遠的推論。
(5)文章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靠左側頂格書寫,最多分三級。拉丁文生物學名的屬、種名為斜體,定名人為正體,屬名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不能縮寫;基因符號用斜體;數字一般采用阿拉伯數字。
(6)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線條圖須用計算機制作,且該圖形文件能在文稿中打開并可進行編輯,表題、表頭、欄目、表注、橫縱坐標說明、圖例、圖版說明等要齊全。
(7)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字母書寫。如長度分別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µm(微米)、nm(納米);質量用t(噸)、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積用km2(平方公里)、hm2(公頃)、m2(平方米)、cm2(平方厘米);時間采用a(年)、d(天)、h(小時)、min(分)、s(秒);體積采用m3(立方米)、L(升)、mL(毫升);土壤養分、水分含量一律用g/kg、mg/kg、µg/g等。不采用非法定的計量單位,如尺、方、畝、斤、ppm等。準確區別和應用百分數和百分點。(8)每篇文章應當至少引用參考文獻5條以上。參考文獻請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排序,中外文混排,并在正文引用處加注符合著錄規范的右上角標。引用期刊文獻的著錄順序為:序號、作者(列前3位,中間用逗號隔開,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題目、文獻類型、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頁。示例:“[1]王鵬冬,楊新元,趙曉軍,等.山西食用向日葵種質資源對列當抗性的初步鑒定[J].甘肅農業科技,2007(1):16-17.”。引用普通圖書著錄順序(包括圖書[M]、會議論文集[C]、資料匯編[G]、學位論文[D]、報告[R]、參考工具書[K]、報紙[N]、標準[S]、專利文獻[P]等)為:序號、作者、文獻名、文獻標識類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示例:“[2]王 忠.植物生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412-413.”。
3 投稿要求
(1)本刊主要接收word文檔格式的稿件。
(2)切勿一稿多投,嚴禁抄襲、剽竊。投稿內容如為本單位科研成果,請附單位介紹信或成果鑒定(審定)、獲獎證書等復印件。來稿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退修稿件應在1個月內修回。
(3)國家、省級基金項目或攻關課題論文優先選登。一經決定刊用即通知交納版面費,文章發表后即付稿酬,并贈送樣刊。凡本刊發表的文章,稿件的著作權屬于作者。編輯部可以文摘類刊物或電子出版物、網絡等形式公布,不另向作者支付稿酬,不同意者,請在來稿時聲明。
(4)投稿時務請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便于編輯與作者及時聯系和郵寄刊物。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