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技導報》期刊簡介: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雙月刊)創刊于1999年,是由科學技術部主管,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承辦的全國性、綜合性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在全國農業科技綜合類期刊中位居前列。本刊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導向,內容重點涉及農業高科技領域最新的科研進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農業產業化發展態勢,以及政策導向和項目指南(863計劃、支撐計劃等)信息,是農業高新技術創新成果重要的宣傳陣地。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農業科研的研究和管理人員;相關領域的各級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農業高技術企業的管理和研發人員;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
期刊欄目:
專論、綜述、研究論文 、研究簡報、前言動態、信息交流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中國農業科技導報》文稿要求。來稿要求內容充實、立意創新。寫作上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書寫要工整,用字要規范,標點要正確,計量單位和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外文字母、數學符號、拉丁學名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也應標示清楚。為便于快速處理稿件,來稿須一式兩份(一份可以是復印件),以便同時送審,稿件請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打印在A4紙上,寫明排版軟件,并附相應磁盤。推薦使用電子郵件或網站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
2.《中國農業科技導報》文稿內容。來稿須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英文摘要Abstract、關鍵詞Keywords;正文部分;致謝;參考文獻。正文部分區分綜述專論、研究論文和簡報,對內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別。綜述專論須包括:引言、展開論述部分、結論及展望。研究論文和簡報須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四部分。文章篇幅,綜述專論和研究論文通常不超過5個頁碼,約8000字;研究簡報不超過3個頁碼,約5000字。
2.1標題。文章標題務求簡明扼要,以反映論文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副標題,避免在標題中出現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英文標題與中文相吻合,除連詞、介詞及冠詞外,詞的首字母大寫。正文中各級標題應精煉明確,以不超過15字為宜。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可用至3級標題,不同級別的數字之間用實心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2”“2.1”“2.1.1”,以此類推,一律左頂格,后空一字距寫標題。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標題,不加編號。
2.2作者與單位。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所有署名作者對文稿署名認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分別注明所有作者的單位、城市和郵政編碼。
2.3摘要與關鍵詞。正文前須有200~3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并重點提示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別列出中、英文一致的關鍵詞3~8個。
2.4腳注。來稿首頁注腳處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或/和通訊作者)。基金項目包括課題來源、名稱及基金代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所從事專業方向及聯系方式(包括電話、E-mail)。
2.5圖與表。文中圖與表一般不超過3~5個,且精煉、完整;圖表的題、項、注等要求英漢雙解;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在文字中概括歸納圖表內容時,避免逐項重述數據及圖表的重復使用。圖表的標題、內容及注解一律用中英文對照標示。請作者同時提供圖片的原始文件,以保證圖片的清晰。
2.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入近期的、主要的、已公開出版的引用文獻;按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掛角于文末;內容、書寫順序應規范;一般不超過30個。參考文獻的著作者少于3人時全部列出,超過3人時,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英文為“etal.”)。主要文獻的書寫格式如下:
書:[序號]著者.書名.版次(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序號]著者.文章名.期刊名(英文刊名可縮略),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會議錄、論文集等:[序號]著者.文章名.見(In):編者名.文集名.
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利:[序號]專利持有者.專利名稱.專利國別,專利號。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