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病理生理》期刊簡介:
《中國病理生理》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主辦、暨南大學承辦的全國性綜合性病理生理學高級學術刊物。雜志刊登有關病理生理學研究(包括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方面的論著、專題綜述、臨床生理專題講座、教學研究、科研儀器和藥品評價介紹等,注重介紹疾病發病機制和臨床病理生理學研究。1985年3月創刊,1999年改為月刊。本刊自創刊以來,及時報道了我國病理生理學領域的最新教學科研成果和國外病理生理學的新進展,促進了國內外學術交流。以辦刊嚴謹、內容豐富、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較短的論文發表周期和優質服務深受廣大作者和讀者的厚愛。在國內醫藥科研機構、醫學院校及醫院等擁有很高的聲譽。適合醫藥院校教學科研人員、研究生、廣大臨床醫務工作者和高年級醫學生閱讀。
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期刊榮譽:
《中國病理生理》于1992、1996、2000、2004、2008和2011年連續6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且2008和2011年在基礎醫學類排名第一。1988年入選首批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之后歷年均入選,且2009~2011年連續3年在基礎醫學類排名第一。2000年在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評優活動中本刊獲《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1992和2002年被評為中國科協優秀期刊;1997~2005年連續獲得中國科協優秀基礎性和高科技學術期刊專項經費資助;本刊發表的7篇論文分別于2004~2008年連續5屆榮獲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2010~2011年連續2次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資助。2008和2011年分別被評為第一屆和第二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2年連續5次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2011和2012年均被評為“RCCSE(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權威學術期刊”。2010年榮獲廣東省期刊評選最高獎——品牌期刊獎;2011年榮獲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目前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國內幾乎所有的數據庫和檢索期刊、中國香港《中國醫藥文摘》、美國《化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等收錄,1999年進入中國期刊網。
期刊欄目:
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專題綜述、臨床生理專題講座、教學研究、科研儀器、藥品評價介紹
期刊收錄: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社征稿要求:
1.《中國病理生理》文稿應選題新穎,論點鮮明,論據(數據)可靠,結論明確,具有創新性和較強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文句要求嚴謹、明確、通順達意、重點突出。用字應規范,標點符號使用準確。文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寫,英文請附上相應的中譯文。論著篇幅原則上不超過6000字,綜述一般不超過7000字,短篇論著、研究技術、實驗方法創新一般不超過3000字(均包括圖表及參考文獻)。學術討論、書刊評論、會議紀要等視具體情況而定。
2.投稿必須采用網上投稿形式。請進入本刊網站,點擊左側欄的“作者投稿/查稿”,《中國病理生理》按照網頁上的提示進行注冊、登錄,然后開始投稿。網上投稿完成后,編輯部會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將稿件編號和收稿回執發送給通訊作者。通訊作者收到論文回執后,請填寫“論文版權轉讓協議書”(網站首頁右側欄“相關下載”處可下載),經所有作者簽名后,連同單位推薦信,盡快郵寄給本刊編輯部。
3.撰稿格式
請采用Microsoft Word for Windows的標準頁面設置,2倍行距,中文用小四號字,英文用12號字。編排順序是:題名頁,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謝,參考文獻,圖,表。從正文開始編頁碼。在網上投送電子版稿件時,請將所有的圖(包括照片)粘貼在單獨的頁面上,放在參考文獻之后,保存在論文同一個Word文檔中。請參考我刊網站上的“稿件模板”。
3.1 文題 確切簡明地表達論文的核心內容,一般不超過25個字(不用副標題)。同時附上英文題目,英文題目必須與相應中文一致。
3.2 作者及工作單位 每篇文章均應標出作者、聯系地址、電話及E-mail,若署名或單位有變動,應有原單位的證明信?!吨袊±砩怼啡嗣g用逗號分開,并在右上角標明與所在單位對應的數字(如1, 2……)。必須注明通訊作者,否則本刊將視第1作者為通訊作者。單位名稱用全稱,務必列上所在城市的郵政編碼,在其單位的左上角相應標出與作者相對應的數字,如:1, 2……。英文文題下的中國人名用漢語拼音(例如:萬新先應為WAN Xin-xian)。單位的英譯名應規范,而且完全與中文單位一致(包括所有作者單位及相應數字標記)。
3.3 摘要 論文需附中、英文摘要,采用結構式形式(綜述除外),分為4個部分:目的(AIM):……。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內容與之相應,應詳細一些。中、英文摘要均應單獨一頁。
3.4 關鍵詞 請參閱《英漢對照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2002年版)及美國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一般列3~6個,中英文應一致。中圖分類號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
3.5 正文 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前言盡量簡明扼要地敘述本研究的國內外現狀,理論實驗依據及思路,并明確提出本文的目的?!吨袊±砩怼氛膽獙哟畏置鳎瑢哟螛舜a采用1、1.1、1.1.1的方式,原則上不多于3層,層次標碼后應有相應的標題,數字序號與標題之間空一字,不用黑點。若仍需用更下一層次的編號,請使用①、②……標記。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